大忽悠(1 / 2)

大忽悠

十月中旬,程蔓磕了許久的趙珂終于松口。

趙珂是高珍的直屬師妹,今年上大三,雖然她們倆都不是熱情的性格,以前只是認識卻不熟,但在挖人這件事上,高珍幫了不少忙。

她幫程蔓弄到了趙珂的課表,還幫忙當過說客,雖然沒成功,但搞明白了趙珂不答應程蔓的原因。

其實很簡單,趙珂家庭條件不錯,并不缺錢,上大學後會當家教是為了賭一口氣。

臨江大學數學系八一屆的學生中,有兩個人高考分數并列第一,并且這兩個人的數學都是滿分,只是一個語文高兩分,一個理綜高兩分。

于是開學後,這兩個人常被放到一起比較。

本來趙珂沒把這事當回事,直到有一次她聽到班上同學聊天,說她是語文高了兩分才能跟人并列第一,單看理科成績,她是不如人的。

還有人說高中數學簡單,她才能考滿分,但大學要學的東西更深奧,她一個女孩子,成績不一定能跟上。

話裏話外說女生不該學理工科,文科專業才是她們的歸宿。

趙珂聽後氣得不行,心裏憋了股勁想要打他們的臉,所以那學期非常用功,等到期末,她果然壓過了入學時跟她并列第一的人,成了專業第一。

她以為這樣,那些人就會承認她很厲害。

不對,那些人确實承認她比他們更厲害,但她們依然覺得她不如跟她并列第一的人。

他們說他期末考試會被她壓下去,是因為課餘時間都在帶家教,沒有那麽多時間學習。如果她也帶家教,肯定考得不如他。

還說他才帶了一學期家教,課時費就漲到了三塊,跟師兄師姐差不多,她肯定辦不到。

為了争口氣,大一下學期開學後,趙珂也開始找家教,然後在一學期內把課時費漲到了三塊。

但那次期末考試她感冒發燒沒發揮好,成績被壓了下去,成績出來後就像是印證了班上那些人的話。

所以上大二後,趙珂繼續幹着家教工作,并連續兩次期末考試超過了對方。

成績出來後,趙珂去找了入學時成績跟他并列第一的男生,但對方聽後一臉哭笑不得。

原來他家境不太好,大一入學後聽說可以做家教掙錢,就開始忙碌于這件事,根本不知道班上男生說的那些話。

下學期倒是聽人說過一嘴,但他當時就怼了對方,從沒想過趙珂心裏一直憋着氣,要跟自己比較。

還說他從不覺得女生不适合學理工科,也一直很佩服她,希望她不要誤會,也不要在意那些人說的話。

這次談話就像是當頭棒喝敲醒了趙珂,她突然發現自己這幾年為了一口氣,其實做了很多無聊的事。

只是想明白後,趙珂變得茫然起來,她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麽。

搞清楚前因後果後,程蔓明白了,趙珂是個理想主義者,這樣的人跟她談錢談待遇是沒有用的,她得跟她談理想。

程蔓跟人談了近一個月的理想,終于把人說動挖了過來。

趙珂入職後,李文欣就從帶班老師的職位退了下來,開始專門負責招生這一塊。

十月中旬,程蔓稍微加大了招生力度,和李文欣一起去發了兩次傳單。

雖然發的傳單不多,兩次加起來也只有幾十張,但效果很好,基本三個接傳單的人裏,有兩個願意上門咨詢和參觀。

上門參觀咨詢的家長中,十個有八個願意報名。

前後也就十天時間,他們就招了差不多三十名學生。

下旬的工作重心仍是續課率,有了九月份的經驗,各帶班老師跟學生中續課這件事時,程蔓特意讓他們提了她近日會上門家訪的事。

因為有九月份的月考成績做支撐,家訪續課的工資進行得很順利,截止到十月底,續課率就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五。

再到十月份月考成績出來,續課率迅速飙升至百分之八十。

經過兩個月的刻苦學習,輔導班裏學生的成績或多或少都有了提升,這次月考大多數人都考得不錯。

這些考得不錯的家長心裏高興,自然願意續課,還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家長不耐煩這樣一個月一個月地續課,直接把費用交到了一月中旬。

因為續課率高,老學生加上十月份招的新學生人數就突破了兩百,所以十一月份開始後,程蔓多開了一個班。

等到十二月份,輔導班又多開了一個班。

至此,輔導班十二個課程全滿,其中數學課程有八個,沒錯,新開的兩個依然全是理科班。

但老師仍是九個,數學組的高珍、潘鶴鳴和趙珂都帶着三個班。

進入十二月份發生的第一件事,是李文欣的工作确定了。

八十年代初,大學生都少見,更不用說李文欣是臨江大學研究生畢業,自然不缺去處。

進入畢業季後,李文欣先後收到了來自首都、滬市、深市等多個地方的邀請,省內更不必說,基本她想去哪都不是問題。

但李文欣一直很猶豫,她想出去闖一闖,但又因為長這麽大沒出過省而有些猶豫。有時候她還會想,要不就留下來幫程蔓辦輔導班得了。

程蔓得知李文欣的想法後,自然是求之不得。

這種高學歷人才,來十個她不嫌多,一個也不嫌少。

只是她這個輔導班太小了,以後能做大還好,可要是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她自己是無所謂,不管是換行業繼續還是回去讀書都行,可李文欣呢?她會不會後悔?

如果李文欣是明年畢業,程蔓或許還敢留下她,經過一次高考,輔導班是能起飛還是要關門基本能看出來。

可現在不确定因素太多,這種情況下,程蔓實在不敢輕易背負另一個人的未來。

而且她也看出來了,比起留在臨江,李文欣更想出去闖一闖,年輕人嘛,誰心裏能沒幾分意氣呢?

以前的李文欣是只想在臨江找個穩定工作,再跟徐坤生個孩子,可把腦子裏談戀愛那些年積攢的水擠出去後,她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所以面對李文欣的詢問,程蔓給出的建議是:“跟随你自己的心,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就好。”

最終,李文欣選擇了進首都的《經濟日報》。

雖然工作确定了,但因為臨近過年,李文欣跟單位談的是年後入職,所以寒假前的這段時間,她仍留在輔導班幫忙。

不過這個月輔導班不怎麽忙。

快過年了嘛,現在招了新生連一個月的課都上不滿,讓家長給孩子報年後的班又太早,所以進入十二月份後,程蔓就不大力招生了。

來輔導班咨詢的,不是以前收到傳單,就是經過輔導班時看到外牆gg,或者聽別人介紹找來的。

這樣的人不多,一天也就一兩個,咨詢了也不一定會立刻報班,所以整個十二月,她們招了不到二十名新生。

但年後程蔓又想直接開課,畢竟時間就是金錢,開工這事拖不得。而開課需要學生,不然只有老師,這課也開不成。

所以這段時間,她們的工作重心在續課上。

輔導班開了三四個月,學生來來走走,能留到現在的成績基本都有提升,明年六月份又要高考,家長自然不會在這時候掉鏈子。

很多家長基本一聽她們說起續課的事,就直接掏錢了,還有家庭條件比較好,也不好意思讓程蔓每個月跑的,直接把課續到了明年高考前。

忙碌到月底,續課的學生加起來有一百六十多,再到一月中,人數增長到了一百九十多。

再加上這一個多月因為各種原因前來咨詢,考慮過後決定報名的人,年後開十一個班不成問題。

一月十五上完年前最後一次課,程蔓又組織了一次會議。

會議上程蔓簡單回顧了過去半年的工作,然後開始發季度獎勵和年度獎勵。

獎勵拿最多的仍是高珍,她帶的兩個班,季度續課率一個百分之九十五,一個百分之八十五,這部分将近就有一百八。

另外她還是輔導班續課率最高的老師,年度獎勵有一百。

再加上要放過年假,一月份的工資一起發,她一次性拿了三百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