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 / 2)

玉京 夜雨听风. 0 字 2023-07-13

“不敢推脱,如今幸得清虚道兄一山头,可除去浮萍根,定道山中人,是极我道缘已至,多谢道兄了。”忘虚高兴之余,复起身,做一礼首。

两人又谈论些琐事,忘虚道人便准备动身定一处风水好洞府,清虚连忙起身拉住。

原太会一劫,早闻中天道友拔剑无锋,出剑是雷光一闪,有银龙闹海、风浪寂灭,饕餮吞山、山河无波之势,倾海摧山不可挡也,特问忘虚道人是否可一同拜访。

忘虚本以为主人家还有什么要求,原是如此事,放下心来说:“有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区区小事,我自愿为道兄引荐。”

在其答应后,清虚道人也是喜出望外,说:“好!好!道友待我采些灵芝、人参送与两位道友,以壮气血。摘些山间野果,垂钓闲谈以饱口腹。”

黄之首又突然间开口:“就是这三位?”

炀道人也不惯着直接送他一个脑崩,没好气的说:“就是这三位了。”

然后继续讲:“两道人乘风御行,不过须臾到了古来峰。山间林地,三人席地而坐,清虚谈吐不凡,君子儒雅。忘虚谈笑之间,进退有度。中天少寡言,但句句为真性情。

三人见面,清虚赠礼,中天摆上山野鲜果,忘虚起题,说“无天无地,五阴无阳,无形无象……下成微妙以为世界,而有洪元。”

其余两道人一听来了兴致,谈五日,有天文地理之变化、太古洪荒之伟事,世间宝贝之奇妙。

后于百年间,三人或乘云走雾、或车马、或踏步而行,访天下山川洱海,走乾坤、望玄黄、悟玄机。

走遍三界二十八天,看那潮起潮落、东升西落,见那百态世间,草枯又荣,生死不息。

百年之间不过瞬息,人间虽过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百废而复新,人道而昌盛,但任他时光流转,天道依旧,山水依旧,好友依旧。

再回灵山,山林中一派祥和,幽林静谧之处,有山怪早生灵智,吸月华以养神,灼阳华来练身,连年如此,成就一身本领,吐火、遁地修五行,练去横骨而成妖,见好友三人遁回山中,云烟之处有仙人,走一灰云连声拜见大老爷。

三人见了,哈哈哈大笑,百年之间以山野成精怪之流,而又成妖怪一列,着实不已。

清虚道人各赐一口诀,而走正道,不入旁门。忘虚道人各赐其一环、刀、旗等器物,可做困敌护身之用。中天道人各赐其一符,可勾三十六天之上雷火,引三十六地之下浊阴火,做保命之用。妖伏地而拜,再谢三位老爷。

待中天道人选择完洞府,三人各归住处,感悟自身,三月有余。

后三人各自在山中讲道,每每讲到玄机处,镜花水月出,烟霞绕山,余音不绝,又过三月,奇景方消。

自此在在天地之间的练气方士中有所名气,谈及到此处,总是要说到这没名的山上,住着三位道行不知深浅的道人,分别唤做清虚、忘虚、中天。

天刚刚泛起鱼肚白,金乌怕也是刚离了扶桑树,清虚道人照例做着早课,今日诵的是《太微仙君功过格》,用来扫抚内心。

平日里都是平心静气,可今天竟没来由的感到一阵失落感,救济门十二条连一半也不曾静心看完。

清虚知非事小,随即掐指一算,可是前不见来者,后不见古人,拼了命的在朦朦胧胧中只见着一丝光,那光非赤非橙非红非绿非青非蓝非紫。渐渐的,朦胧的的空间开始改变,有一丝丝的灰暗。

此时的清虚已经看不见了,他的双眼整个变成了灰色,不曾流过一滴血,也不见着一滴泪,非常突兀的,一点也没有预料性的,彻彻底底的回不来了。

是起劫于道也!

清虚万万载的修行,从未经历这般的诡异事,就算是为神仙者,不免开始神色恍惚,不知所措。

他坐不住蒲团,站起来,叹口气来回走了几步,又坐下,反复如此。万古不动的心态开始焦虑,他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劫难亦或是机缘?不清楚。

索性他开始放空思维,不再想,不在念。默念完救济门12条,接着是教典门,焚修门,直到《太微仙君功过格》结束,但念头还没断,又参想起太上老君画像,诵念《黄庭》。

梦入神机处,道人入了坐忘,道去神往,身在蒲团上,却神游三十天。

借一缕道香,直直的向上飘,穿洞府,风吹不散,雨打越凝,过了欲界、色界、无色界,又过四民天,到上三天方止。

这三十方天地,他见了凡俗无尽的“杀、盗、淫、口恶、口舌、绮语、妄语、贪、嗔、痴”。

他欲止、欲除、欲恶,最后欲无为。待醒来,他叹“为无为,则无不治”。

待魂归身,清虚大笑说“明道,则无虑矣。吾见大道,恶尸不过须臾去“。

他催门外一鹤童儿,叫两位道人前来议事,要知极为紧急,务必叫他们快些来。

“童儿晓得。”一童子化白鹤而去。

鹤童儿如实告知,两人匆匆而至,童儿门外等待。

“道友怎如此?”两道人见清虚静坐于蒲团之上,玉钗披发,净服如常,只有两眼灰暗无光,见着皆不得叹一句瞎儿。

清虚、忘虚、中天三位道人结交为好友也有几百年光景,几人的道行深浅,都各有了解,如今见着这般境况,怎不震惊。

清虚听其关心,哈哈笑道连说不过眼瞎,外观不行,内视无碍,不打紧、不打紧。

“怎的不打紧!要知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若天人有缺,恐土星打断,一生俱是不好!”

“是极,是极。忘虚道友之友之言不可不听。”中天道人附和道。

“哈哈哈,两位道友善言我是心领了。急急忙忙的叫来两位好友可不是来看这一双眼睛的,我且问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为何处?”

两人同称乃有无之道,妙门之后,道韵之间。

这时黄之首又突兀地插话问说:“众妙之门是什么呀?”

炀道人讲到半路,又被打断,抬起手本想再给个脑瓜崩,可想到七岁小孩终归是有着无穷的好奇心,索性把脑瓜崩收了起来,简单回答说:“众妙之门便是玄,道的奥妙所在。”

“没听懂诶,道长能不能讲清楚点。”

一问一答之间,炀道人也是头大,详细展开可他也不会,于是简单糊弄几句再往下讲说玉京仙山的传说往世:

“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借问道友,吾之道还远乎?”清虚仙长笑说

两人惊了泥丸宫,猛然站起,忙问混沌之中是何模样?

清虚悠悠讲起“混沌之大不可测,宇宙之深不可视,满目望去未见日月星辰、肌肤法体未感风雨雷电。劫不成,缘不至,上三十六天为虚无,下三十六地为茫茫,是为一。”

后有谈到妙门生,而宇宙洪荒第一缕光至,是非赤非橙非红非绿非青非蓝非紫。等等此列待清虚讲完,两道人惊呼“道已入眼,仙何远乎!”

“两位道友,不必惊呼,缘不止于此。道分天地人,自大劫已过,人道慌慌已久,而今大兴之势似猛虎下山,锐不可当,道之应许也。我此卦直指东南方向,此等机缘是我等成仙之缘,以无为而争,是取先机。”

两人连忙告辞,中天道人御剑而去,忘虚道人唤来一鹓雏,又捏了个风遁法诀,乘风随中天道人而去。

几天之后,鹤童儿进来禀告说其余两位老爷一同回来了,清虚收了早课,出门迎接。刚出洞府,两人便迎了上来。

三人一同进府,清虚道人询问此事处理妥当否?忘虚和中天道人对视一眼,只教人慢慢详细讲来。”

炀道人讲到这里突然止了声,黄之首忙问后面又发生了什么?

“今天就讲到这了,你看看后面是谁来了?”

黄之首转过头去,原来已经要临近傍晚,他的母亲亲自来接她回去。

临走前,黄之首埋怨道长讲的太慢,说下次来听时,讲的尽量快些。

贵妇人摸了摸他的头,说和道长讲话要有礼貌。

又对炀道长笑说:“这孩子也是奇怪,别家孩子看见道长的这双眼睛唯恐躲避不及,我这孩子却是凑在道观不想回家了。”

道长不知道说些什么回答话,其实他的心里也是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在把黄之首一行人送上马车远去后,他久久驻足的望着,总感觉那个小孩将会有着一段非比寻常经历,也期待着讲完后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