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大明国祚循环规律(2 / 2)

朱元璋也皱了皱眉,但更关注点却在别处:“西李?又一个姓李的?这后宫怎么尽是……”

紧接着,天幕播出了最震撼的消息。

【光宗驾崩,未立太子!皇长子朱由校(17岁)庶出,托付于大臣。】

“还好,总算不是幼主。”朱标松了口气,“十七岁,已可亲政,无需权臣辅政或后宫干政了。”

但天幕立刻粉碎了他的庆幸。

【抚养朱由校的李选侍(西李)与太监李进忠(魏忠贤)勾结,挟持皇长子,占据乾清宫,欲逼封皇太后,把持朝政!】

“岂有此理!!”朱元璋瞬间暴怒,一脚踹在御案上,“区区一个选侍!一个阉人!安敢如此!窥视神器,罪该万死!!”他的咆哮声震得殿梁都在嗡鸣。朱棣也面露杀机,对这种后宫干政、宦官弄权的行为深恶痛绝。

【大臣杨涟、刘一燝等强闯乾清宫,力斥李选侍,抢出朱由校,拥至文华殿受群臣拜,定于九月初六登基。】

【李选侍拒移宫,欲以太后位换。众臣不容,齐聚乾清宫外逼迫,太监王安宫内驱赶。李选侍势单力薄,终抱女移居哕鸾宫。移宫案毕。】

看到文官和太监联手,最终逼退了试图干政的后宫妇人,朱元璋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一点,但依旧阴沉:“哼,总算这些臣子还有点用处!没白读圣贤书!”

天幕总结:【明宫三大案(梃击、红丸、移宫),至此全部落幕。郑贵妃、李选侍被视若武妲之流。】

殿内众人纷纷唾骂:“妖妃!当寸磔之!”

然而,天幕随后公布的结局却让所有人愕然。

【郑贵妃寿终正寝,享年六十三。】

【李选侍(后尊为李康妃)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明朝灭亡后,受清廷顺治、康熙两代供养,直至康熙十三年,年逾八十而终。】

“什……什么?!”朱元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祸乱宫闱,挟持帝嗣,竟能安享富贵,长寿善终?!这……这还有天理吗?!后世子孙都是泥塑的不成?!”他气得浑身发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猛烈冲击。

马皇后也叹息摇头:“看来,史书工笔与真实结局,有时竟相差如此之远。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天幕最后展示了朱常洛死后的安排。

【九月初六,朱由校即位。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次年改元天启。】

【万历帝于当年十月入葬定陵。明光宗庆陵于天启元年始建,天启六年建成。虽一月天子,终入十三陵。】

看到朱常洛最终得以祔葬十三陵,朱元璋的怒气稍平,哼了一声:“算他们还有点规矩,没让咱朱家的皇帝死了没地方埋。一个月也是皇帝!”

但他看着“天启”这个年号,又想起那个被保姆和太监挟持的少年,眉头紧紧锁起。

“天启……天启……”他喃喃自语,“老天启示?启示了个啥?启示咱大明后面没好了吗?”

奉天殿内,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只有天幕的光芒幽幽闪烁,预示着更多未知的、令人不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