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大明国祚循环规律(1 / 2)

天幕之上,文字流转,将明光宗朱常洛短暂如流星般的帝王生涯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登基到暴毙,整整三十天,堪称史上最快“体验卡”。

奉天殿内,朱元璋摸着下巴,表情古怪,竟带着几分自嘲。他扭头看向身旁的李善长,咂咂嘴道:“善长啊,你发现没?咱老朱家这皇帝位子,好像有点‘邪门’。”

李善长一愣,忙躬身:“陛下何出此言?”

“你看啊,”朱元璋掰着手指头,居然开始“盘点”起来,“咱,在位三十一年,活到七十一,算长的吧?结果咋样?标儿没了,允炆那小子上去四年不到,就被老四给掀了!”他说着瞪了一眼旁边努力缩小存在感的朱棣。

朱棣:“……”(爹,天幕说的,不关我事啊!)

朱元璋继续数:“再说老四,你在位二十二年,六十五岁没的,也不算短。你儿子高炽,好嘛,十个月!差点没赶上过年!也就你孙子瞻基,勉强撑了十年。”

朱棣低头不敢吭声,心里默默计算着自己未来的在位年限。

“还有那个嘉靖,四十五年;他儿子隆庆,五年;万历,四十八年!好家伙,一个比一个能熬!结果呢?”

朱元璋指着天幕,“熬出个啥?熬出个‘一月天子’朱常洛!咱看这皇位就跟那啥似的,前面熬得太久,把后面儿的‘精气’都吸干了,继任的就得短命!”

李善长听得冷汗都快下来了,这比喻实在骇人听闻,但又莫名贴切。他张了张嘴,想安慰一下,却不知从何说起。难道要说“陛下圣明,发现了我大明国祚循环规律”?那下一个短命的岂不是……

朱元璋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一沉,不再说话,只是目光更深沉地望向天幕。

天幕可不管洪武皇帝的心情,继续无情播报。

【万历三十三年,皇长孙朱由校生于太子宫,生母仅为不受宠的选侍王氏,后晋才人。】

【万历三十四年,内阁奉旨为皇孙拟名“由本”、“由校”、“由果”、“由格”。神宗赴太庙请祖宗裁定,择定“由校”。】

“哼,还算像点样子。”朱元璋微微点头,对请示祖宗这一步表示认可。

然而天幕话锋一转:

【五年后,朝廷惊觉,第六代益王之子早于皇长孙十八年出生,且同名朱由校!直至万历三十九年,其将册立世子时,方发现此重大重名事故。益王之子被迫改名“由本”。】

“噗——”殿内不知是谁没忍住,笑出了声,又赶紧死死捂住嘴。

朱元璋的脸黑得像锅底:“混账!宗室玉牒是干什么吃的?还能起重名?老四!”他猛地看向朱棣,“你以后给子孙起名,给咱把眼睛擦亮了!再出这种笑话,咱……咱抽你!”

朱棣一脸无辜又委屈:“……爹,这……这明明是后世子孙不肖,管理混乱……”(这也能怪我?!)

徐达在一旁憋笑憋得辛苦,李善长则摇头叹息:“陛下,此事实在……滑稽。但也侧面印证,我大明宗室历经二百余年,枝繁叶茂,人口浩繁,以致管理出现疏漏,竟至如此荒唐地步。”

很快,天幕内容变得沉重起来。

【万历四十七年,朱由校生母王才人逝世。万历帝命太子选侍西李抚育皇长孙。】

看到年幼的朱由校丧母,由一位并非生母的“选侍”抚养,马皇后忍不住轻叹一声:“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没了亲娘照拂,在深宫之中,日子怕是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