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北麓擒敌(2 / 2)

最后,巴图额尔敦亲自检查轻骑的装备 —— 玄铁短刀需磨至 “吹毛断发”,角弓的弓弦需涂牛油(防崩断),箭囊里的箭矢需 “每支箭杆直、箭头锐”,战马的马蹄麻布需 “缠紧不松动”。他蹲下身,捏了捏一名轻骑的马蹄麻布:“这里松了,重新缠,不然跑起来会磨出血,影响速度。” 轻骑立刻解下麻布,重新缠绕,巴图额尔敦满意点头:“追剿是与时间赛跑,装备不能出任何差错,你们记住,咱们的目标是生擒也速蒙哥,别让他逃到黑风口。” 轻骑们齐声应诺,眼中满是坚定,只待号角响起,便奔赴追剿之路。</p>

轻骑装备的轻便化筹备,需贴合 “快追、轻装、实用” 原则 —— 从铠甲到兵器,从物资到战马护理,每一项都以 “减少负重、提升速度” 为核心,同时确保装备的实战性,避免因轻便而影响战斗力,体现元代轻骑 “简而不陋、轻而不弱” 的装备逻辑。</p>

铠甲选择 “单层轻便皮甲”—— 放弃之前攻坚用的玄铁重甲(重约三十斤),改用单层厚牛皮甲(重约五斤),甲片仅覆盖胸口、后背与肩颈,手臂与腿部无甲片,方便骑马时动作舒展。皮甲的边缘用皮绳缝紧,避免骑马时摩擦皮肤,甲面还涂了一层薄蜡(防水、防刮)。巴图额尔敦拿起一件皮甲,对工匠道:“皮甲的胸口处要加一层薄铁片(重约一斤),防叛军的短刀突袭,其他部位不用加,太重影响马速。” 工匠们立刻按要求修改,很快便完成五千件皮甲的调整,轻骑们穿上后,转动手臂、弯腰骑马,均无束缚感。</p>

兵器精简为 “短刀 + 角弓”—— 玄铁短刀长一尺五,刀身窄而锋利,适合近距离突袭,刀鞘缠三层布条(减少骑马时的金属碰撞声);角弓选草原牛角制成,拉力约五十斤,射程百丈,适合中距离拦截,箭囊里插二十支白桦木箭(箭杆轻、箭头锐,每支仅重三两),比普通箭矢轻一半。轻骑百户合撒儿试拉角弓:“这弓拉力正好,骑马时单手就能拉满,箭也轻,一次能带二十支,足够应对追剿。” 巴图额尔敦还要求,每把短刀的刀柄缠麻布(防滑),每个箭囊旁挂一个小皮袋(装火折子,用于夜间信号联络),确保兵器的实用性。</p>

物资携带 “极简且必要”—— 每人怀中揣两块风干肉(重约半斤,用盐腌制,耐饿)、一个羊皮水囊(装两斤水,水囊口用木塞塞紧,防漏水),无多余粮草;还携带一小卷麻绳(重约三两,用于捆缚俘虏)、一块羊皮(重约二两,可铺在马背上防滑,也可作临时包扎布)。张谦(粮草官)对巴图额尔敦道:“这样的物资,轻骑能携带三日,若追剿超过三日,需后续补给队跟进。” 巴图额尔敦道:“按探子情报,追至杭爱山北麓只需一日,三日物资足够,不用补给队,避免拖累速度。”</p>

战马护理侧重 “减负与防滑”—— 马蹄裹两层薄麻布(比攻坚时少一层,减少重量),麻布用麻绳系紧,接口藏在马蹄内侧;战马的鬃毛与尾巴修剪至一尺长(避免奔跑时被树枝缠绕);马背上只铺一层薄羊毛毯(重约一斤,防滑),无马鞍(普通马鞍重约五斤,放弃后可提升马速),轻骑们直接骑在羊毛毯上,用双腿夹紧马腹控制方向。兽医还检查了每匹战马的状态:“战马均是草原黑鬃马,耐力好,每日可奔行两百里,追剿叛军足够。” 巴图额尔敦亲自骑上一匹战马,绕场地跑了一圈,感受道:“无马鞍虽有点硌,但马速确实快,轻骑们多骑几次就能适应。”</p>

追剿路线的地形勘察与规划,需 “依叛军踪迹、顺地形走势”—— 探子队提前勘察杭爱山南侧至北麓的路线,标记出 “松树林陡坡、两道溪流、鹰嘴谷窄口” 等关键地形,规划 “前锋探路、中军跟进、后卫清障” 的路线节奏,避免因地形复杂而迷失方向或延误时间,体现元代轻骑 “循迹而追、因地而变” 的路线逻辑。</p>

地形勘察由脱脱带领十名探子完成 —— 他们沿叛军留下的马蹄印,从据点出发,深入杭爱山南侧小路:松树林陡坡长百丈,坡度约三十度,路面多碎石与树根,需慢速骑行;第一道溪流宽三丈、深一尺,水流平缓,可涉水通过;第二道溪流宽五丈、深两尺,水流较急,需找浅滩通过;最终至鹰嘴谷,谷口宽仅五丈,两侧是丈高的岩壁,谷内路面平坦,是合围的绝佳地点。探子们用炭笔在羊皮纸上画出路线图,标注每段地形的 “长度、坡度、通行时间”,还在溪流浅滩、陡坡平缓处做了标记(用白色石头摆箭头)。</p>

路线规划按 “分段定速” 展开 —— 松树林陡坡段:前锋慢速骑行(每刻钟行三里),派十名探子步行在前,清理路面的碎石与树根,防止战马失蹄;中军跟在前锋后三里,保持距离,避免拥堵;后卫在陡坡底部待命,清理后续可能出现的叛军哨卡。第一道溪流段:前锋快速涉水(每刻钟行五里),派五名探子先探水深,确认浅滩位置后,轻骑们排成一列,沿浅滩涉水,避免战马拥挤;中军与前锋间距缩短至两里,快速跟进。第二道溪流段:前锋找浅滩(水深一尺五),轻骑们下马,牵着战马涉水,避免水流冲倒战马;中军与后卫同步跟进,确保全员快速通过。鹰嘴谷段:前锋先抵谷口,隐蔽观察,若叛军已进入谷内,便设伏等待中军合围;若未进入,便继续追击,引叛军入谷。</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