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科举文官让官僚往往认为自己上位,是【靠自己考出来】的。</p>
他们的权力攀附于层级,眼里盯着的是上司的脸色,而非治下的疾苦。为了往上爬,欺上瞒下是家常便饭;为了填满私囊,对百姓敲骨吸髓也毫不手软。</p>
这般光景,他们对家国又能有多少向心力?对民族又能有多少归属感?</p>
面对外界入侵时,比起那些会为了地盘拼命的军阀、会为了皇权死战的皇族、会为了宗教显出生命的教徒,这些科举出身的文官,骨头似乎软了太多。</p>
到了王朝末期大夏将倾时,科举文官那真的是鞑子来了降鞑子,鬼子来了降鬼子。</p>
只要科举还在,他们便能教儿子孙子接着考,接着做官,接着光宗耀祖、升官发财。</p>
这天下是谁的,百姓死活如何,于他们而言,似乎并不打紧。”</p>
崇祯辗转反侧:</p>
“什么 “君明臣贤” 的理想?什么 “重农抑商” 的祖制?什么 “士农工商” 的等级?这些在旧时代或许能撑一时,却撑不了一世。</p>
真正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从来不是哪一个明君,也不是哪一套文武官僚。</p>
真正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是让百姓真的有饭吃、有衣穿,有田种、有书读,让他们觉得这天下是自己的。</p>
真正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是让官吏明白,他们的权力来自于百姓的托付,而非上司的提拔,若敢害民,便会被钉在耻辱柱上,无处遁形。</p>
真正能让天下长治久安的,是让整个民族有共同的念想,不是为了某个帝王的万寿无疆,而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能活得有尊严,能一代比一代活得好。</p>
看来,朕要挖自己的根了。”</p>
想到这,崇祯坐了起来,走到窗前,吹着凉风,心绪肆意迸发:</p>
“黎民百姓得真能说话、真能制衡官吏才行。让百姓觉得自己的声音有用,才会真把这地方当自己的家。”</p>
“让兵知道军饷从哪来,让将懂得军民鱼水,继而升华到保家卫国的理念。兵护民,民才会念着兵,官为民,民才念着官,税赋收起来才顺理成章。”</p>
“还有监督、八股改制、平权、经济、对外……呼……还是等战事结束再说吧……”</p>
崇祯想了太多,退回床榻,沉沉的睡了。</p>
……</p>
翌日。</p>
大军开拔。</p>
往南京城外的闯军大营奔去。</p>
那里,江水涛涛,岸上有两只拳头等着崇祯。</p>
……</p>
南京。</p>
崇祯进军的消息很快传到刘宗敏的案头,他激动的大叫:</p>
“成败在此一举,全军出动,用人命淹死崇祯狗皇帝!</p>
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崇祯:30年不上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