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章 忠魂泣血:岳飞的千年昭雪路(2 / 2)

岳飞摸摸儿子的头:“云儿,爹教你的‘精忠报国’,要记一辈子。”他转向张宪,“宪儿,岳家军就交给你了,一定要守住咱们的家国。”</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张宪重重磕头:“将军放心!”</p>

监斩官看了看时辰,高声喊道:“时辰到!行刑!”</p>

岳飞最后望了一眼南方,那里是临安的方向,是他誓死保卫的大宋江山。他闭上眼睛,引颈就戮。刀光闪过,热血溅在洁白的雪地上,像绽开了一朵朵红梅。</p>

风雪更大了,仿佛要掩盖这桩千古奇冤。亭外的老狱卒偷偷捡起岳飞掉落的镣铐碎片,藏在怀里,泪水混着雪花流进嘴里,又苦又涩。</p>

第三章 临安街头的暗流涌动</p>

岳飞被杀的消息传到临安街头,百姓们无不落泪。绸缎铺的老板把岳飞的画像挂在店里,供上香火;茶馆的说书先生停了《说岳全传》,改说岳飞的英雄事迹,听得茶客们哭声震天。</p>

“岳将军死得太冤了!”卖烧饼的老汉把热乎乎的烧饼塞给乞丐,“奸臣当道,好人没好报啊!”</p>

秦桧的轿子经过街头时,百姓们纷纷扔烂菜叶、石头,轿子被砸得噼啪作响。秦桧吓得缩在轿子里,连声喊:“快回府!快回府!”</p>

入夜后,几个岳家军的旧部乔装成百姓,来到风波亭祭拜。他们在雪地里插上香烛,摆上岳飞最爱吃的馒头,跪地磕头:“将军,我们一定会为您报仇!”</p>

其中一个叫王贵的老兵,曾是岳飞的副将,被迫在“罪证”上签字。他捧着一杯酒,洒在雪地上:“将军,我对不起你……但我一定会查清真相,还你清白!”</p>

王贵悄悄联系了几个还在朝中任职的正直官员,收集秦桧陷害岳飞的证据。他们在茶馆接头,用茶水传递消息,把证据藏在书册的夹层里。</p>

“秦相派人盯得紧,咱们得小心。”官员压低声音,“听说陛下最近也有些后悔,常念叨岳将军的好。”</p>

王贵握紧拳头:“只要陛下能醒悟,将军就有昭雪的一天。”</p>

不久后,金国使者来临安议和,在宴会上当众嘲讽:“你们连岳飞都杀了,还有谁能抵挡我们大金铁骑?”宋高宗听得面红耳赤,却无言以对。</p>

宴会结束后,高宗独自坐在书房,翻看岳飞从前的奏折。当看到“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这句话时,他重重拍了下桌子,把奏折扔在地上。但很快,他又捡起来,小心地抚平褶皱,眼神复杂。</p>

秦桧得知高宗的反应,加紧了对岳飞旧部的打压。王贵被诬陷贪污军饷,贬到偏远的柳州。临行前,他把收集的证据交给儿子:“把这些收好,等秦桧倒台那天,呈给陛下。”</p>

儿子含泪点头:“爹,我一定办到!”</p>

王贵离开临安那天,没有一个人送行。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走在漫天飞雪中,回头望了一眼城墙,喃喃自语:“将军,我等不到那一天了,但总会有人等到的。”</p>

第四章 岳王庙的香火千年</p>

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病重。他躺在床上,眼前总出现岳飞的身影,吓得大喊大叫:“岳将军饶命!不是我要杀你!”</p>

王氏守在床边,看着丈夫胡言乱语,心里发毛。太医来了也束手无策,只说心病还需心药医。</p>

不久后,秦桧在惊恐中死去。消息传来,临安百姓奔走相告,家家户户挂起红灯笼,像过年一样热闹。有人把秦桧的画像挂在街头,让百姓鞭打泄愤。</p>

宋高宗得知秦桧死讯,沉默了很久,然后下旨恢复了一些被秦桧打压的官员的职位,但对岳飞的案子依旧没有表态。</p>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退位,宋孝宗继位。刚登基不久,孝宗就召见了王贵的儿子,他捧着父亲留下的证据,跪在孝宗面前:“陛下!臣父临终前嘱咐,一定要为岳将军平反!”</p>

孝宗看着那些泛黄的证据,又翻看了当年的卷宗,拍案而起:“岳飞是忠臣!是被奸臣陷害的!”他当即下旨: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等职,谥“武穆”。</p>

平反的诏书传遍天下,百姓们痛哭流涕。岳飞的遗骸被从临安的乱葬岗迁出,重新安葬在西湖边。下葬那天,数万百姓自发送行,纸钱飘得像漫天飞雪。</p>

岳王庙建成后,香火鼎盛。百姓们带着供品前来祭拜,把岳飞的画像贴在门上辟邪。有人用生铁铸造了秦桧、王氏、万俟卨的跪像,放在岳飞墓前,让他们永远忏悔。</p>

“打倒奸臣!”孩子们围着跪像拍手,用石头砸向秦桧的铁像,大人们则在岳飞墓前焚香磕头,诉说着对英雄的敬仰。</p>

陆游路过岳王庙时,写下“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诗句,表达对岳飞的怀念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辛弃疾更是多次到岳王庙祭拜,写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词句,寄托自己的报国情怀。</p>

元朝修《宋史》时,史官在《岳飞传》中写下:“飞北伐,军至朱仙镇,距开封四十里,功败垂成。高宗听秦桧言,赐死风波亭,天下冤之。”算是给了岳飞一个公正的评价。</p>

明朝时,岳王庙几经修缮,规模越来越大。海瑞等清官都曾到庙中祭拜,把岳飞视为为官的楷模。说书先生把岳飞的故事编成《精忠岳传》,在民间广为流传,“岳母刺字”“八锤大闹朱仙镇”等故事家喻户晓。</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