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本生故事画,描绘佛祖前生累世的善行,例如《尸毗王割肉贸鸽》、《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九色鹿》等等。</p>
这些壁画描绘的虽是虚幻的佛教故事,宣传的是佛教宗旨和戒律。但是拨开宗教的迷雾,却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民间的各方面活动,</p>
例如生产活动的过程、劳动的艰辛、社会的习俗、民族的关系,各阶层的人物;又如房屋建筑、人的服饰、音乐、舞蹈等等,犹如一个包罗万象的“壁上图书馆”。</p>
我国的石窟寺2)</p>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这里群山叠嶂,石窟依山而建,密布在长达一公里的山崖上。</p>
现存北魏至辽、金各代大、中型石窟53个,加上小型窟龛,共1100多个窟龛,造像余座,是我国气势最为雄伟的石窟之一。</p>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时期(452——465年)。他下令恢复佛教,请名僧昙曜进京,开展宗教建设活动。文成帝命昙曜在武州山主持石窟的兴建。</p>
当时开窟5所,每所“镌建佛像各一,高70尺,次60尺”,“雕饰齐伟,冠于一世”。这便是云冈最早的洞窟,号称“昙曜五窟”。</p>
这五窟的主佛分别为文成帝和以前的四位皇帝。20窟是五窟的代表,窟的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型制类似印度的草庐。</p>
主佛像面庞圆润丰腴、鼻梁高直,眉眼细长,薄唇上蓄八字胡,两肩宽阔,体魄健壮,具有北方鲜卑族的体质特征。</p>
造像既吸取印度佛教艺术的特色,又继承了汉画像砖刻画阴纹的手法,兼收并蓄,融不同表现形式于一炉,是石窟早期造像的特征,也是我国善于吸收各种文化营养的结晶。</p>
喜欢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请大家收藏:()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