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石窟寺3)</p>
云冈石窟在洛阳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龙门山(西山)和香山(东山)“两山相对,望之若阙”。石窟分布于两山之崖,隔河相望。</p>
北魏初期,石窟的中心在云冈,迁都到洛阳后,转移到了新的都城,经北魏至宋代陆续开凿,形成了庞大的石窟群。</p>
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余尊,大部分为唐代雕凿,洛阳龙门是唐代石窟寺的中心,规模最大的摩崖佛龛——奉先寺石窟,开凿于武则天时期。据《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其间武则天捐“助脂粉钱二万贯”。</p>
该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0米,利用崖面雕刻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巨像九尊。主佛卢舍那像高1714米,居中趺坐,头微前倾。佛的雄伟身躯和居高临下的姿态,令人望而生畏。</p>
但其宽阔而丰满的前额、下视而聪颖的双眼,微翘的薄唇、笑意微露的面孔,又使人倍感亲切,有人认为卢舍那佛的形象代表了武则天的形象。全龛布局主次分明,形神兼备。</p>
左右两侧的天王、力士威武雄健,与正面佛的端庄慈祥、弟子的虔诚和菩萨的恬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佛的形象。其雕刻技巧高超,是唐代石刻艺术的精品。</p>
我国的石窟寺4)</p>
麦积山石窟也是我国四大着名石窟之一。它座落在甘肃天水东南的麦积山上,开凿始于十六国的后秦。北魏时有较大的发展,之后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元、明、清各朝,都不断开凿修建。</p>
唐朝开元年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麦积山石窟受到较大损失。至今保存下来的洞窟近200个,泥塑、石雕70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p>
麦积山石窟以泥塑成就最大,各种塑像形态各异,表情丰富,栩栩如生。一个个佛像都人格化了,有的秀骨清风,有的雍容华贵,富有浓厚的人情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