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武朝做神女(1 / 2)

data-ad-slot="6549521856"</ins

在漢武朝做神女

東方朔懷着複雜的心情走上宣室殿, 這象征着帝國權力中心的宮室。

梁柱壯闊,穹頂巍峨,年輕的皇帝盤踞在漆案之後, 漆黑服色的侍臣束手而立。

偌大宮殿中靜得落針可聞,就連人的呼吸聲,在這裏仿佛也是不存在的, 只有燭光在地面上投落明滅不定的光影,方才能使人意識到, 這座宮殿中的光陰并未凝滞。

當年漢相蕭何為高皇帝劉邦營建宮室時,曾向高皇帝語雲, “非壯麗無以重威。”

曾聽聞,不見未央宮, 不足以語壯麗,不見宣室殿, 不足以語重威。

東方朔感到一陣目眩,這不是他第一次面見劉徹,這也不是他第一次走上宣室殿,t但這又好像是他第一次面見劉徹, 第一次走上宣室殿。

年輕的皇帝就坐在上首的漆案之後,如此觸手可及的距離,濃重的陰影籠罩着他的面孔,東方朔看不清楚他的神色, 只看見他捧着一卷竹簡,微微低着頭, 仿佛正讀得入神。

東方朔深吸一口氣, 深深一拜,而後他向劉徹說, “臣日前于夢中見神女,得授一夜起樓臺之術。”

————————

在東方朔觀察劉徹的同時,劉徹也在觀察他。

他對這個名字乃至這個人都并不陌生,在那群待诏學士中,他召見東方朔的次數算得上頻繁。

對于劉徹來說,他生下來就是景帝的皇子,生下來就習慣以俯瞰的視角去注視那些跪在宣室殿上的朝臣,誰有才華,誰不堪大用,這都是他一眼掃過去,就能得出結論的事情。

東方朔在那群待诏學士中,算得上是有大才的人,他開口時,話裏行間那種耀眼的才華簡直要滿溢出來。

可是,那又如何?劉徹身為皇帝,身邊難道還缺這麽一兩個有大才的人嗎?東方朔也還沒才華橫溢到不可代替!

所以他召見東方朔的理由并非是看重才華,比這個理由還要再簡單一點。

簡單到僅僅只是因為——

東方朔很好笑。

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劉徹的視野中,是因為東方朔給他寫了一封自薦書,寫滿了三千片的竹簡。

劉徹用了兩個月讀完那一封自薦書,或者換個形容詞,他用了兩個月才笑完那一份自薦書。

東方朔這樣的人,劉徹見得多了,他從讀那份自薦書的第一個字開始,就明白東方朔想從他這裏得到什麽東西了。

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東方朔想把自己的才華賣給他,此時千千萬萬的人都想把自己的才華賣給他。

可在東方朔之前還從未有人幹過如此驚世駭俗的事情,他一封自薦書就寫滿了三千片的竹簡啊。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東方朔成功了,因為他給劉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東方朔從這時起就一敗塗地了,因為他給劉徹留下的并不是他以為的那種印象。

從第一次見到這個名字開始,劉徹對東方朔的印象就固定成了兩個字,笑話。

此後東方朔的表現也并未超出這個印象範疇。

和其他待诏學士比起來,劉徹對他的關注度非常高:他關注着東方朔每一次的語不驚人死不休,關注着他每一次絞盡腦汁地想以言語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從而得到升遷。

可是他總也得不到升遷,于是下一次他又會準備上加倍的“語不驚人死不休”,對于劉徹來說,也就意味着他将得到加倍好笑的笑話。

東方朔講的笑話很好笑,東方朔這個笑話也很好笑。這就是劉徹全部的想法。

作為漢室的皇帝,偌大帝國的主人,劉徹平日裏要處理許多重大或者瑣碎的事務。朝綱獨斷,只手撐天,威風是真的威風,疲憊也是真的疲憊。

都這麽疲憊了,給自己找點樂子怎麽了?

東方朔就是這個劉徹找給自己的樂子,他在論政諷谏上的才華可以被一千一萬個人代替,可他在制造笑話上的才華卻獨步天下。倘若不出意外,劉徹原本是準備将他在“笑話”的位置上擺放個幾十年的。

他東方朔,有大才的東方朔,将在劉徹的朝堂上,以“笑話”的身份,活到老,活到死。

倘若不出意外——

可偏偏出了意外。

溫室殿中,回響着年輕人響亮的話語,打碎了經年籠罩于此的肅穆。

劉徹看着東方朔,不,此時不能再說劉徹看着東方朔了,而是應該說,劉徹瞪着東方朔!

濃重的陰影籠罩住了皇帝的面孔,因此沒有人能看見,劉徹此時的神情有多麽地猙獰。

他說什麽?他剛才說什麽?這個弄臣,這個笑話,這個東方朔,他竟然說——

“臣日前于夢中見神女,得授一夜起樓臺之術。”

他怎麽敢!怎麽敢提到神女,怎麽敢在夢中見神女,怎麽敢得到神女傳授的“一夜起樓臺”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