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无语了,半晌才说:“那还是说士衡与薇儿的婚事吧,本就定在明年正月,早两月迟两月又何妨?找人看个近一点的日子吧。”</p>
焦师娘在旁边说:“就是嫁妆还没没绣好……芷薇这孩子,天天帮他阿爹整理手稿,哪怕放一点点心思在女红上,也不至于拖到现在……”</p>
焦先生着急地道:“这有何难?送去绣楼,让他们赶工,多多付工钱吧。”</p>
焦师娘埋怨道:“这时候知道急了?早让你教女儿少读些书,多学学女红,你总是惯着。”</p>
眼看老两口就要争执起来,舜华忙打圆场:“焦师娘别急,先生说的有道理,送去绣楼,一家不行,就多送几家。</p>
那些不急着用的帐幔褥垫之类,等婚后再慢慢缝制不迟。</p>
还有一件事,要造知二位,原的计划是,让他们婚后,就搬到新家去住的。</p>
现在,一是新院子还没修缮好,二是秉哲出海后,慧娘一个人太孤单,我希望秉辰小两口还住在袁家,陪陪他大嫂。”</p>
“这是应有之义,卓然不在,士衡理当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焦先生说,</p>
“润生(焦先生的儿子)在南京,为薇儿买了几房下人,士衡的院子要是住不下,就先安置在咱们家里。”</p>
舜华理解,焦家这是看慧娘陪嫁的丫环仆从一大堆,不想让芷薇被比下去了,才从南京买了人来做陪嫁。</p>
“不用麻烦先生,这些人可以先安排到槐树街,秉辰的院子里,那院子也有要人看守打理,两家人也就隔条街,往来也方便。”</p>
焦家这两进的小院,本来就小,再住几房下人,哪里住得下?</p>
对于舜华的安排,焦师娘很满意:“袁先生安排得好,听你的。”</p>
婚期定在十一月初三,舜华想等老家的弟弟妹妹,赶来参加秉辰的婚礼。</p>
六礼中的三礼,早已经走过,后面的三礼,全都按照迎娶慧娘的规格来办,只是布料中,多出几十匹羊毛布来,这是京城中最近才流行起来的聘礼。</p>
秉辰最关注的,却是过礼时用的大雁,早在八月十五时,就与芷薇一起,在后花园的池塘中,相中了一对漂亮的大雁夫妻,要提前关起来,免得秋天时飞走了。</p>
秉辰故技重施,用烈酒浸了小鱼,投喂大雁,在大雁醉得晕乎乎时,将人家网了来,用绳子拴在池塘里,他在西山,回城不方便,就将照顾大雁的工作,交给了慧娘。</p>
慧娘只得为大雁砌了个雁舍,里面铺上秸秆,等到冬天,还得把它们移到室内,真是比照顾人还细心。</p>
原本预备着明年正月用的,现在要提前用到了。</p>
十月二十六,秉望、茵华、秉良、菁华兄妹四人,在雷和尚的护送下,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北京。</p>
兄弟姐妹们,已经快三年没见,再次相聚,恍如隔世!</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