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孺轩咬咬牙,在认购表上填上“一千”两个字,那是认购的最高额度。</p>
李用和摇摇头,他还是觉得,和记向存款人付利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总有一天会入不敷出,他是一个稳妥之人,不愿意太冒险。</p>
犹豫了很久,他想:干脆,用拿一千两的门槛费,来认购得了,就算亏,也只一千两到头了。</p>
融资说明会,在这天上午和下午,各开了一场,参会之人,最少的,也像李用和一样,认购了一千两的股票。</p>
有人听说了股票认购的热烈场面,想要投资的时候,被告知第二期融资额度已满,暂时不再面向社会融资。</p>
很多想看一看、等一等的人,后悔不跌,却也听出了声明中的玄机:不再面向社会,和记会面向谁?这一次,他们有没有机会?</p>
是的,和记接下来要面向的,是大明的官员。</p>
其实,大明官员的俸禄是很低的,如秉哲这样的从六品官员,月俸是米八石,按此时的物价,往高了算,精白米,一两二钱银子算,折算成银子,也不到十两。</p>
所以,在大明做官,要么就是纯做官的,一般是家资丰厚的世家子弟,如今内阁的四位阁老,哪一位不是如此?</p>
另一种,就是靠外放地方,贪些银钱,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就是这些人的写照。</p>
虽然京官有些冰敬炭敬,那也是重要部门的官员才有,如袁鸿禹,以前在礼部时,就从没收到过,后来调到户部山东清吏司,每年才有山东来的冰敬炭敬。</p>
和记这一次,专门为京官,留出了融资额度,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额度。</p>
融资说明会上的那种资料袋,里面的宣传资料、客户资料表和认购表,都是重新设计印刷的,针对在京官员。</p>
和记在午门外,左右摆了两张桌子,上值的文武官员,人手一份,秉哲还亲自送了一包资料去京兆府,找孙府尹。</p>
孙府尹正在发脾气,龙须沟的二期改造工程,只完成了拆迁工作,就没钱了。</p>
他在公厅,指着下面跪着的一名官员,大骂道:“五万两银子,一个拆迁就用完了?</p>
你告诉本官,你拆迁了多少人?每家有多少个棚子?你就是拿这钱,去一期那里买房子给他们住,也用不完,啊?</p>
你这记的什么账?当本官是瞎的吗?本官再瞎,还有袁编修的账册在那里呢?”</p>
他气得坐回椅子上,一抬头,见到袁秉哲捧着一摞资料进了院子,便让人去把他领进来。</p>
秉哲进到公厅,还没有说话,孙府尹就气哼哼地说:“卓然,你来得正好,你告诉他,你一期工程拆迁的时候,花了多少钱?”</p>
秉哲见地上跪着的官员,又听孙府尹的语气,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p>
他把手上的东西交给书吏,拱手说道:“大人见谅,城南这块地,人员复杂,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情况,岂可一概而论?”</p>
想拉他来得罪人,想都不要想。</p>
孙府尹被他的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这年轻人,什么时候学会了官场上的推诿那一套?</p>
“你来做什么?”孙府尹不高兴地问。</p>
“下官给大人送钱来了。”秉哲说。</p>
孙府尹立即左右看了看,正色道:“卓然慎言,本官与你,何时有私下里的银钱往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