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融资说明会(1 / 2)

张李二人离开茶楼,找到最近的坊市,果然见坊墙上,贴着一张用大红纸印刷的告示,告示下围了一圈人,在那里边看边议论。</p>

二人挤上前,仔细阅读,告示用大白话写成,加了标点符号,用的是皇家印书馆的大号黑体字,端正而厚重。</p>

告示上讲,因业务需要,和记银行,拟开始第二轮融资计划,筹集来的银钱,用于开设分行,培训人员,开展更多的业务。</p>

有投资意愿的人,不分士农工商,皆可参加五月初八,在和记银行龙须沟总行召开的“融资说明会”。</p>

后面,果然如山羊胡老者说的一样,要参会,需交一千两银子的进场费。</p>

张孺轩望着上面“一千两”几个字,问李用和:“老李,这么贵,去么?”</p>

李用和跟蛇一样嘶嘶吸着冷气,一边说:“真狠啊,敢要一千两,怕是没几人愿意去吧?”</p>

张说:“老李,没听过便宜无好货么?也许,贵有贵的道理,你不想去听听?”</p>

李说:“去!不去也是死,就当一个月白干,拿一千两去看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那个,不是还退回来五百两么?”</p>

张孺轩点头,二人约好,五月初八,在和记总行门口碰头,一起去看看,和记究竟搞什么名堂?</p>

过了端午节,很快到初八,这天早上,晋昌号的张孺轩,穿戴整齐,带上一千两晋昌号的银票,坐车来到龙须沟和记总行门外的广场上。</p>

广场上,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等在那里,张孺轩看到了几位,跟他一样在京城开钱庄的老板,几人在此时此地见面,都心照不宣地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p>

还有读书人、致仕官员、勋贵,这些人自成圈子,在那里交谈,不跟其他圈子的人交际应酬。</p>

还有几位富商,以前是他的客户,现在见了他,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还上前同他热情地寒暄:“张老板,您也来了?”</p>

商人讲究和气生财,他们虽然抛弃了晋昌号,张孺轩也没多大的意见,换作是他,他也愿意把钱存进有利息的银行。</p>

张孺轩冲他们点头微笑:“来涨涨见识。”</p>

卯时末,和记银行开门,在银行大厅接待前来参会的客人。</p>

张孺轩和李用和,随着排队的人员,慢慢地进入大厅,在一张铺着红布的条案前,有两位年轻的接待员,正在登记。</p>

张孺轩递上银票,接待员验看无误后,拿出一个大号信封,请他当场写上名字,把银票装在里面,用红漆封口,请他盖印。</p>

张孺轩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印章,在那红漆上盖了下去,心想,不愧是开银行的,做事就是缜密。</p>

另一人,发给他一个木牌,然后,由一位站在楼梯边的接待员,指引着他们,往二楼上去。</p>

张李二人,顺着楼梯来到二楼,按他们手里的牌号,安排到相同号码的座位上。</p>

这些座位,并不是八仙桌,而是跟大厅里一样,是一条条长长的桌子,上面辅着红布,桌子后面,放着一排官帽椅。</p>

“这样摆设,倒是能坐不少人。”李用和低声对张孺轩说。</p>

张孺轩没出声,他被桌子上摆着的一只袋子吸引住了,他左右一扫,见每个位置上,都摆着这样一只纸袋子。</p>

他拉着李用和坐下来,二人好奇地打开桌上的纸袋子,里面有一本宣传册子,还有几张表格,一支用紫竹做笔管的毛笔。</p>

李用和把玩着那管笔,小声道:“这管笔倒是精致,这又没墨水,怎么写?”</p>

张孺轩没时间观赏那管精致的毛笔,他打开宣传册子,见到和记银行董事会名单,出资最多的那位,居然是空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