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动议(1 / 2)

舜华也上前说道:“这种机器一旦普遍推广开来,就需要大量的棉花,见有利可图,许多人就会改粮种棉,到时候,连富庶的江南、产粮大省湖广、江西,都要缺粮了。</p>

其他地方万一有灾,朝廷到哪里去调粮?”</p>

万历帝不由得沉吟起来,默默地走出了纺织厂。</p>

第二天,宫中传来圣旨:一、飞梭织布机,为皇家研究院所有,任何人不得觊觎、偷窥技术,否刚,以盗劫罪论处。</p>

二,飞梭织布机,只用于生产出口棉布和军队用布匹,着王衍爵主理此事。</p>

三、民女袁舜华,因改进织机有功,封瑞昌县主,赐邑江西瑞昌县。</p>

就是说,瑞昌县每年的税收,归舜华所有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利益,万历帝用一个县主,换走了她发明的飞梭织布机。</p>

消息传来,京中相熟的人家,云梦公主府、袁鸿禹家、焦家、周掌柜一家、皇家印书馆的吴榕,还有今年上京的刘一爌,都上门来贺喜。</p>

甚至王安和陈矩,也派人送来了贺礼。</p>

杨济时和龚廷贤二人,更是亲自来袁家贺喜。杨济时说:“种痘的提议,本是袁县主提出来的,却让我等老朽名利双收,老夫心里一直不安得很。</p>

现在好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哈哈哈。”</p>

“二位老先生不顾自身安危,深入疫区,亲自动手实践,才总结出一套痘疮的防治措施,朝廷的奖赏,是您二位该得的,晚辈只动了动嘴,哪敢居功?”</p>

“自古以来,医家都讲究家传,二位老先生却把毕生所学,撰写成书,传之后世,这份仁心,正是晚辈要学习的。</p>

等二老的医书写出来,皇家印书馆将以最好的纸张和油墨,印刷出来,传之天下。”</p>

舜华对两位老先生,是相当尊敬的。</p>

云梦公主结婚后,像只飞出牢笼的小鸟,秉生借口公主府要重修,把她接到了西山,两口子只带了三五个仆从,独门独院,过起了民间夫妻的日子。</p>

这天傍晚,二人又去湖边喂大雁,说起袁先生被封县主的事,公主感慨地说:“你说,袁先生怎么就那么博学呢?给我们上课,天文地理、历史典故、算学,什么都知道,还能改进织布机。</p>

真是,先生要是个男子,部堂高官也做得的。”</p>

秉生见她对舜华阿姊那么崇拜,也与有荣焉地说:“你不知道吧,舜华阿姊可能干了,小时候,为我们讲课,我的算学,就是舜华阿姊教的。</p>

舜华阿姊教给我们的读书方法……秉哲兄弟,这么小就考中进士,全是舜华阿姊教的方法……</p>

你以为就凭秉辰那小屁孩,能撑起皇家科学院?他背后,全是舜华阿姊出的主意呢……</p>

连我来西山,都是舜华阿姊教了一个月,又把各项管理措施记下来,我现在,有弄不明白的,还要回去请教她呢……</p>

哼,以前,我们有个刘先生,在舜华阿姊家学了思维导图,读书进学,中了进士了,就与舜华阿姊退婚了,他是没在北京,他要是在,看我们兄弟不打他个半死……</p>

哼,幸好他退婚,他哪里配得上舜华阿姊?”</p>

云梦公主很好奇:“你说得先生这么好,怎么这么大年纪了,还没出嫁?”</p>

秉生说:“你不懂,他们姐弟没了爹娘,舜华阿姊要养家,要教养她下面的弟妹们长大,如今,他们最小的妹妹,才十一岁,还没长大呢。</p>

再说了,谁能配得上舜华阿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