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华哭笑不得:“赵先生,小女子异想天开还行,真要动手,哪有那处能力?”</p>
秉辰想起阿姐教袁幺叔打造的卡板和吊架,同一个规格,配件的尺寸,都是统一的,便对赵士桢说:“先生,迅雷铳的尺寸,要统一,方便更换。”</p>
说到这个,赵士桢明白,他转头对袁十一说:“记下来,告诉杨铁匠,让他把关。”</p>
试完铳,几人一边往回走,秉辰一边对赵士桢说:“先生,士衡看您这里,很是吵闹,影响先生思考,是士衡考虑不周,您搬到山上的院子吧,那里更清净。”</p>
赵士桢一辈子没受过人如此尊敬,还有点不习惯,但火器所确实太吵,他点头同意。</p>
告别赵士桢,继续往上走,秉辰推开另一处院落,只见一个年轻人,正在用锯子,锯一块木板。</p>
“王兄,”秉辰上前,惭愧地说,“应该为王兄找一个木匠来的,还让王兄亲自动手,是干衡失职。”</p>
年轻人放下工具,拉过一条帕子,擦了一下手,这才上前见礼:“院长。”</p>
秉辰说:“王兄不必客气,叫我士衡就好。”</p>
又为他引见了舜华和王衍爵,然后问:“王兄,你在做什么?”</p>
“打造一个水槽,”王徵把几人引到院子里的一处装置前,只见两只水缸一高一低的放着,中间一个架子,架子上搭着一截不知是猪肠还是羊肠一东西,王徵要做的水槽,是用来放那一截猪肠的?</p>
“这是什么?”秉辰好奇地问。</p>
王徵指着那水缸说道:“在下在乡下的时候,常见乡人从水塘里挑水浇地,很是累人,就想着,能不能想一个办法,把水从水塘里,绕过这道堤坝,直接引到地里去。”</p>
舜华明白了,这个时候的王徵,还没有发明“虹吸”装置。</p>
“哦,此想法极好,不知王兄想到办没有?”秉辰问。</p>
王徵摇摇头:“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在下正想着,建一个水槽,把这截管子好好安置一下,或许更有效果。”</p>
舜华上前看了看那截“管子”,提意见到:“这‘管子’的两端,应该用竹筒撑一下,让水顺利地进出才好。”</p>
王徵望了她一眼,只见院长的这位阿姐,姿容俏丽,眉眼弯弯,没想到,她还能提出这样的意见。</p>
他立即动手,把管子的两头,用竹筒撑了起来。</p>
“王先生,现在是不是要放‘管子’里灌水?”舜华笑咪咪地问。</p>
“你咋知道?”王徵吃惊地问,“袁小姐也做个试验?”</p>
舜华在心里点头:是啊,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在科技馆看到过这个装置了。</p>
“我来帮手王先生吧。”舜华不回答他,挽起袖子就要上前帮手,王衍爵拉住她,目光向秉辰一扫。</p>
秉辰立即乖巧地说:“我来!”</p>
王徵和秉辰两人,提着‘管子’的两头,王徵用水瓢,往里灌水,等水灌满以后,舜华说:“停”。</p>
“注意,”她说,“成功与否,就看下一步,你们要捏住管口,王先生那一头,放上面那只缸里,士衡这头,放下面这口缸里,听我口令,同时放手。”</p>
二人都紧张地望着她,生怕搞砸了。</p>
舜华喊:“一、二、三,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