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没钱(2 / 2)

吏部蔡国珍不满地说:“陛下也真是,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他能担得起吗?</p>

这个研究院就算成立,也不能让他担任院长,必须选拔老成持重之人来主持,至于袁秉辰,可以做为副手,慢慢成长。</p>

陛下拔苗助长,吏部就不能依着陛下的性子来,得依官场规矩。”</p>

官场是什么规矩:论资排辈,一个还在观政的庶吉士,哪有资格挑这样的大梁?</p>

几位部堂各执己见,争论得口干舌燥,茉莉花茶都喝了好几杯。</p>

户部尚书赵世卿做了总结性发言:“没钱!”</p>

争论声戛然而止。</p>

会议结果呈报到乾清宫,万历帝又摔了一只茶杯:“朕就知道,朕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真想一个个撤了他们!”</p>

万历皇帝也没撤,他派人通知秉辰:“等结果。”</p>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样的结果,就是没结果。</p>

秉辰受到了,踏入官场以来的第一场打击,他苦心孤诣整理的方案,被部堂大佬们批得一无是处,眼看就要束之高阁。</p>

</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连晚饭也没心情吃,把自己锁在书房里发呆。</p>

舜华找到他时,见他手握书卷,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注意力根本不在书上。</p>

“怎么了?是陛下不满意你的方案?没关系,修改就行了嘛。”舜华打趣道,她前世,不知道修改过多少方案,所以,“哪有一次就做得完美的方案?”</p>

“陛下没意见,是大臣们讨论时没通过,所以,方案被搁置起来了。”秉辰失望地说。</p>

他是真的喜欢研究学问,他亲眼看到过,阿姐打造的铁水龙,是如何把凤凰溪的水,抽到高处的水渠,让袁家村的上千亩水田,插上了秧苗,让族人在大灾之年,也能吃饱肚子。</p>

他还看到,阿姐建造的纺织厂,纺出粗细均匀的麻线,供应给瑞昌周边的各县乡民,价格比乡民自家绩的麻线便宜多了,乡民们只需要买麻线回去,就可以织麻布做衣衫。</p>

阿姐告诉他,这叫技术进步,小到码头上的一组吊架,大到城头上架设的火炮,都蕴含着知识。</p>

在对这些知识的探索方面,佛郎机人已经找到了方向,而大明,有比西方更先进的技术,需要有人去整理、研究。</p>

舜华拉出一张纸,提起笔,在上面画了一幅简图。</p>

秉辰好奇地问:“阿姐,你画运河做什么?”</p>

舜华边画边说:“阿姐要告诉你,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