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读书做官,家里一文钱没见着,只见着往外掏钱。做官有什么好?”</p>
袁鸿泰训斥道:“说啥话呢?不做官,家里五六百亩地,交税都交不起。每年省下来的税银,不是钱吗?</p>
咱们的生意,不是给你留了两成吗?还不够你花?”</p>
钱氏说:“我还不是想给咱们儿子存点读书的钱,给女儿存点嫁妆?”</p>
袁鸿泰说:“这些钱,阿爹自会从公中出,不用你操心,小小才五岁,将来,陪嫁能比她堂姐少了?</p>
你就把手上的钱,存起来,咱们养老。”</p>
钱氏说不过丈夫,只好独自生闷气。</p>
舜华家,舜华对着王衍爵的信,给他写了回信。</p>
重点介绍了纺织厂的建设情况,大坝已修筑大半,河道改造已完成,正在建设厂房。</p>
她告诉他,在纺织厂的上面,顺便建了个石磨坊,用来磨豆浆。</p>
赤湖那边种的黄豆,如果不能出口的话,就准备用这个石磨,加工豆制品。</p>
小年后,九江仓库开始放假,长江装卸公司、长江航运公司,也在小年后放假,拟于年后初六开工。</p>
最后,她写了好几条袁家村的八卦,图个乐。</p>
想到第二天让周二田去县衙送信,又让袁鸿泰给袁族长写了一封信,放在一起寄送。</p>
她没有告诉润娘寄信的事,过年了,别惹小姑娘不开心。</p>
周二田去送信,却又带回来一封信。</p>
舜华以为有什么急事,这么快又来信,是上一封信还有事情没有交待清楚?</p>
打开一看,又是“丫头”……</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
他这是,叫上瘾了,说一件事,总要叫一声“丫头”</p>
“丫头:我把你那画的那幅图,给阿兄看了……”</p>
“丫头:朝廷没钱,养不起海军……”</p>
“丫头:陛下同意,明年春天,让大皇子出阁读书……”</p>
这封信讲了些朝堂之事,不像上一封信,只讲些业务和家长里短,舜华只好收起来。</p>
过年了,不用再写回信了吧?</p>
秉哲兄弟也放假回家。</p>
秉哲已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少年,加上沉稳内敛,完全一副小大人的模样。</p>
秉辰也长高了不少,因为没有考取秀才,有些不好意思见阿姐。</p>
舜华拍拍他的肩膀:又不是你考不上,是宗师不愿意拔苗助长,后年再考,你还小嘛。</p>
秉望以下,四个小的都有点怕秉哲,他们更愿意跟温和的秉辰亲近。</p>
秉哲一放下行李,就在书房检查秉望和秉良的功课。</p>
秉望还好,有族学的文先生监督,功课学得比较扎实,四书五经背得熟,只是还不会做时文。</p>
兄弟们中,秉望的算学学得最好,打算盘的速度,大的两兄弟加起来也比不上他。</p>
秉良的功课就麻麻地,他痴迷练武。</p>
因为练武的缘故,他饭量大,越发长得虎头虎脑,壮得跟头小年犊子似的。</p>
“大哥、二哥,咱们来顶牛,”七岁的秉良用脚在地上画一条虚线,“我保证把你们顶过这条线!”</p>
兄弟们的小厮有旁边起哄:“公子,顶一个,顶一个!”</p>
舜华不出声,笑盈盈地立在旁边,看他们打闹。</p>
秉良最小,小时候因为跑不快,跟不上三个大的,经常被丢在家里,不带他出去玩。</p>
所以他最在乎武力,秉望已经跑不过他了。现在,他要向两位阿哥挑战。</p>
秉哲不愿意以大欺小,便上秉辰上。</p>
秉辰撩起长衫的下摆,别在腰上,双手叉腰,扎好马步,低下头:“来吧!”</p>
秉良根本不用低头,也又手叉腰,向前顶去。</p>
喜欢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请大家收藏:长姐当家,我在大明做外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