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丫头(1 / 2)

一个冬天,舜华除了在建筑工地上劳作,是在家里当吃瓜群众。</p>

听着袁家村口,隔三岔五传来的,吹吹打打的唢呐声,和抬进抬出的花轿,看着这人间烟火,很接地气。</p>

喜庆的气氛中,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传出,让人无法释怀。</p>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大凤的妹子二凤,拿着刀守在她娘和她姐的房门口,除了看病的十五爷,任何人都不让进。</p>

丁氏试图进去看看大凤好点没,二凤一刀就砍过去,大叫道:“不怕死的一起来,大家一起死!”</p>

丁氏要不是躲得快,就要被她砍掉一只手。</p>

那气势,比许多穿越者还生猛。</p>

媒婆一见,吓得赶紧撤了,大凤这才摆脱了侍妾的命运。</p>

舜华很佩服二凤小姑娘,找人透消息给她:你是好样的,等你阿娘和阿姐好了,欢迎来二房来上学。</p>

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舜华收到了王衍爵的来信。</p>

信是走官府的驿递送回来的,张知县一点不敢怠慢,派一个差役专程送来。</p>

打开信,开头的称呼,从袁小姐,变成了“丫头”。</p>

舜华撇撇嘴:丫头!我跟你很熟吗?</p>

仔细一想,还真是挺熟的啊,从卖茶开始,他们已经认识三年多了。</p>

舜华来到这个世界,除了家人,除了袁家村的族人,跟他是最熟的了。</p>

她卖茶,他买她的茶。</p>

他救过她,她也救过他。</p>

他租山坡,要跟她一起种花。</p>

他带王安来,做她的靠山。</p>

他从吴知县那里,为她大舅要来补偿。</p>

他投资她的长江航运公司,投资她的纺织厂。</p>

他跟她一起买荒地,他请她打理九江仓库。</p>

他听她的建议,开辟上海到登州的航线。</p>

他邀请她一起做海贸,他们的第一单货已经现海。</p>

……</p>

原来,他们一起做了那么多的事,应该,可以,算朋友了吧?</p>

他叫她“丫头”,似乎也说得过去,他比她大那么多。</p>

九江的汪掌柜,出海的周掌柜,都喜欢叫她“丫头”。</p>

“丫头:</p>

听周掌柜这样称呼你,觉得很亲切,以后就这样称呼你啦。”</p>

果然是跟周掌柜学的,她却想了那么多,有点过敏了。</p>

“丫头:</p>

北京的冬天很冷,我躲在书房里写字,院子里有一株腊梅,白雪覆盖的腊梅很漂亮。</p>

只是腊梅的冷香,不同于茉莉花的清香,我想念你家村外的那片香雪海了。</p>

快过年了,我想念你家的杀猪饭了。</p>

北方多吃羊肉,我喜欢吃鱼,我想念你做的酸菜鱼了。”</p>

一封平安信,写得这么文艺做什么?</p>

舜华想,每逢佳节倍思亲么,他除了母亲,也无亲可思,想念热闹的杀猪饭,情有可原。</p>

舜华直接看后面:</p>

“……见到了袁族长,从户部购得一套三进的民房……已搬入新居。</p>

袁鸿禹……从代主事,转为主事,正六品。待年后有实缺,再调……</p>

吾将于三月中南返……可写信,交张知县,走驿传。”</p>

袁鸿禹终于从未入流,做到正六品,舜华忙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袁鸿泰。</p>

袁鸿泰也很高兴,他大哥的仕途顺畅,将来对秉生,也是一个助力。</p>

钱氏听说公爹在北京给大房买了房,有点心疼钱:“这些钱,都是咱们起早贪黑挣来的,花起来倒是不心疼。</p>

这大房买了,二房买不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