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养济院(1 / 2)

“老朽见南京城外,设了好几处粥棚,想必那里的孤儿不少,先去城外看看。”周阿公说。</p>

南京城外那么多难民营,他可以一次性买齐,省得中途又下船。</p>

“既是如此,还是要找两个本地的帮闲才行。</p>

一是城外的难民营有卫所军把守,外人根本进不去。</p>

二是本地的帮闲,更清楚如何去找那些孤儿。”王阿福建议道。</p>

周阿公觉得有道理,便依了他。</p>

二人出弄堂口来到大街上,刚好碰见昨日那个帮闲踱步过来。</p>

一见周阿公,便笑着上前打招呼:“老丈,事情办妥了?小子昨日没带错吧?”</p>

“没错没错,”周阿公说,“老朽今日还有事麻烦小哥,小哥可有功夫(时间)?”</p>

“有有有!”帮闲见来了生意,顿时来了精神,“不知老丈要办何事?这南京城里的事,小子都知道去哪里办。”</p>

“我们要去城外的难民营,买一些丫头小子,小哥可否带路?”王阿福说。</p>

“您算问对人了!”帮闲小哥热情地说,“城外的难民一天两碗照得见人影的稀粥。</p>

每天饿死的、病死的人不少,卖儿卖女的人家多得是。</p>

虽然朝廷禁止到难民营里买人,但偷着卖的也不少。</p>

外人不知道的,一去就被那些守卫的兵丁抓起来,需由我们这种熟悉行情的人,带去专门的地方,才买得到好货色。”</p>

在这个帮闲小哥的嘴里,把这些待卖的人口说成货物。</p>

周阿公也是被卖过的,听了此话心里难过,连说话的心情都没有了,任由帮闲叫了一辆马车,三人往城外难民营去。</p>

南京外郭城外,江东门到栅栏门之间,朝廷搭建了七八处粥棚,难民们围着粥棚,聚集在各处难民营里。</p>

朝廷搭建的能遮风挡雨的棚子,远远不够。</p>

能住进棚子里的,都是早来的难民,或都是难民中带有钱财,能贿赂管理人员的。</p>

后来的人,只能胡乱地搭建一些临时的窝棚,或者干脆席地而睡,每时每刻都有人,为了一块睡觉的地方,或者一碗稀粥大打出手。</p>

生活污水和排泄物遍地横流,整个营区臭气熏天,令人作呕。</p>

难民们或坐或卧,瘦得皮包骨头,双目无神,脸上遍布死气。</p>

要不是朝廷的两碗稀粥,这些人分分钟要去见阎王。</p>

周阿公三人远远地停下,望着这人间炼狱不敢靠近。</p>

“可不能再靠近了,”帮闲小哥说,“那些人一旦围住你,不把你扒光不会撒手,兵士拿刀砍都不撒手。”</p>

“那我们去哪里找人?”王阿福不满地说,“这里这么乱,哪个敢进去?”</p>

“别急,咱们只要在这里站上一刻,自然有人出来。”帮闲小哥自信地说,“有好多人在那里等着,给孩子找一条生路呢。”</p>

“让人骨肉离散不好,听我家小姐说,这些卖掉的孩子,官府都要出钱赎出来,再送回去。”周阿公说。</p>

话没说完,就见难民营里涌出一群人,个个手里牵着孩子,有的牵着两个、三个,远远地就喊:“好心人行行好,给孩子一条活路吧!”</p>

“只要三两银子!这可是个八岁的男孩子,买回去就能干活!”</p>

“女孩子二两,不,您给一两,让她逃一条活路去!”</p>

“四岁的男孩子,你给两斗粮食,过两年就能放羊放牛了!”</p>

守军见涌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也朝这边追过来。</p>

“跑!”帮闲小哥见三人就要被人群包围,发一声喊,与王阿福一左一右架起周阿公,飞快地往江东门的方向跑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