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人的饭菜。</p>
新蒸的馒头,当然配烩菜了。</p>
马大姨东抓一把,西抓一把。</p>
没多大会儿,一锅地道的烩菜就开始咕嘟上了。</p>
最后一个回来的王志强迈进家门,烩菜也齐活了。</p>
撒上一把蒜苗香菜。</p>
勺子这么一搅,香味都飘到了隔壁。</p>
正喝着凉开水,啃着馒头夹芝麻盐的老韩太太,嘴里泛起了酸水,脑子里就一个想法,想吃······</p>
看着一旁吭哧吭哧陪着吃馒头的儿子。</p>
期期艾艾的问:“晚上咱们也吃个烩粉条行不行?”</p>
老韩,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那不行,你再中暑了咋办。”</p>
自从上回老妈住院,知道中暑的原因后,老大跟老三差点儿给自己活吃喽。</p>
反正家里钱俩人花也够,不让老太太下厨就买着吃。</p>
这大白馒头配着芝麻盐不也喷香喷香吗。</p>
除了吃的干了有点儿上厕所有点儿费劲。</p>
不行晚上就换蒸馍沾油盐,给肠子润润。</p>
想起来热馒头上挖个洞,往里撒点儿盐,再浇上点儿香油,老韩头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p>
小时候能吃上这么一口油香油香的,手指头都不舍得洗,得嗦上三天。</p>
老韩太太看着孝顺的儿子,叹口气,继续啃馒头。</p>
就块儿八毛钱,就能买上俩人吃的面条再配一小把青菜,磕上俩鸡蛋,热热乎乎连汤带水的吃着多舒服。</p>
伸伸脖子,费劲的又咽了口干馒头,在这个黄土埋脖子的年纪。</p>
老韩太太决定了,要培养好大儿做饭!</p>
至于年逾六旬的老韩愿不愿意,根本不在一心为了儿子的老母亲的考虑范围。</p>
邻居的水深火热,影响不了中午老王家的热闹。</p>
回来吃饭的就六个大人。</p>
一小锅烩菜吃的干干净净的。</p>
除了王建国用的小盆,就连两位年轻女士,都回了二碗。</p>
罗薇这是头一次吃马大姨做的烩菜。</p>
吃的眼睛发亮:“大姨,你手艺真好,比我妈强多了。”</p>
罗晓倩捧场:“对吧,我跟你说大姨家常饭做的特别好吃!”</p>
如果说罗薇之前还升起过,要不要志勇走了之后,自己经常回娘家小住的念头。</p>
毕竟老公不在家,自己一个人住在婆家有点儿小别扭。</p>
但在吃了这么长时间马大姨做的饭菜后,这个念头就彻底打消了。</p>
自己妈的手艺,打小就知道,就刀工不错,估计是做手术练出来的。</p>
那味道就挺平淡,向来少油寡盐,一吃就是健康的感觉。</p>
嫂子呢,上头两个哥哥,在娘家的时候,摸锅铲子的时间不多。</p>
结婚之后,学婆婆李大夫的厨艺学的那叫一个像。</p>
反正他们家的饮食,绝对跟糖尿病人的病号饭有一拼。</p>
吃了这么个把月的婆家饭之后,罗薇彻底摒弃了回家小住的想法。</p>
公婆天天忙自己的事业,小叔子两口子相处的也很有分寸,家里的杂事儿有保姆操心。</p>
除了自己的衣服需要亲手扔进洗衣机,再打扫下自己的房间之外。</p>
再也想不到有什么需要操心的地方。</p>
日子过的比在娘家的时候都舒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