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笑眯眯的:“对啊,不是你想要开店吗?”</p>
王团结讪讪:“那不一样!”</p>
王建国含糊带过:“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开一家店吗?学校门口能开,商场就不能开了?”</p>
王团结心知肚明,谁不明白专卖店挣钱,像某两字的国货品牌,出一双带条纹的小白鞋,让小姑娘们穿的满大街都是,都能卖断货。</p>
自己是不想开吗?</p>
那是根本砸不起本钱。</p>
王建国也没有继续含混下去:“三儿啊,老话说,打仗父子兵,上阵亲兄弟。</p>
这事儿有咱自己人看着我才放心啊。</p>
你也不用担心经营的问题,店址我选,人家总店还会培训,每年的爆款配货啥的都有人把控着。</p>
你看好店不让人使坏就行!”</p>
王团结感动万分:“建国哥,你放心,我肯定用心学!”</p>
老王大哥只觉这世界变化太快。</p>
一会儿不能干,一会儿能干。</p>
这还没说几句,儿子都已经要开专卖店了。</p>
老头儿脑袋有点儿晕,迟疑的问王建国:“建国啊,三儿这算是给你干活吧?”</p>
王建国点头:“对啊,我刚跟小三儿商量呢,让他好好学学,帮我看店。”</p>
老王大哥老怀宽慰:“看店好,那不就跟坐办公室一样嘛,风吹不住雨淋不住的,这个行。”</p>
老王大哥当年的职务,解决自己孩子的工作还是没问题的。</p>
可任谁都是只烧热灶,趁着自己还有能力,当年的王主任给家里孩子全安排进了厂矿企业。</p>
谁曾想,三十年河东三年河西,国营大厂还有裁员的一天啊。</p>
那些个自己孩子只能含泪进机关单位或者办事处的,这会儿连工资带级别都提上去了。</p>
两相比较下,真是选择大于努力。</p>
既然事儿说定了,老王大哥也就没多留。</p>
起身要告辞。</p>
王建国跟他妈一起,一直送到马路,给打个车付完车费才回家。</p>
回来的时候,听到李娟跟俩儿媳妇科普往昔岁月。</p>
建国妈赞许的点点头:“平日里我从来不插手咱家的生意,也就你王伯伯这事儿是头一出。</p>
人不能忘本啊,有恩不报,谁还敢跟你深交。”</p>
王建国连连应是,把有些疲惫的老太太给送回屋去。</p>
就是不冲着王伯伯,光是王团结提起来专卖店这仨字儿,王建国也决定给他找个活干。</p>
从现在开始往后十来年的光景。</p>
哪个服装跟鞋类的专卖店不挣钱。</p>
搭上地区经销商,四折进的衣服,特价的时候都只打八折卖。</p>
躺着挣钱!</p>
只要别脑子抽抽了天天跟顾客尥蹶子,基本各个都能挣的流油。</p>
这事儿充分说明了,遇到风口,猪都能飞起来。</p>
如果这头猪兜里再有点儿资本。</p>
妥妥的一飞冲天。</p>
李娟看老公靠床头寻思事儿,也不着急睡觉。</p>
于是凑过去问:“怎么了?看着这么高兴?”</p>
王建国笑的有点儿心虚:“咱家账上还有多少钱?除了货运公司外,其他仨公司都拢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