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九六年發生了幾件對程蔓來說比較重要的事。
第一件事是程程迎來了高考。
程蔓和陸平洲腦子都不差,生下來的程程自然不笨,她打小成績又好。
雖然上初中時因為懈怠,程程的成績下滑過,但程蔓夫妻輪番跟她談話後,她很快又鼓起了勁。
再加上程蔓是辦輔導班的,手頭教育資源非常豐富,跟程程商量好後,安排了好幾名精英教師給她補課,成績很快就上來了。
升到初三後,程程每次考試至少能進年級前三。
改開以前,工業區初高中的教學水平在整個臨江其實排不上號,因為以前屬于市郊,後來各大國營廠遷過來才改了名。
但再改名也改變不了這邊偏僻的事實,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有本事的人自然更願意去市中心。
而啓明星輔導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這一現狀。
啓明星輔導最開始的選址就在工業區邊緣,招收的學生至少有一半來自工業區,那一年這批學生都考得很不錯。
後來輔導班擴大規模,又在工業區陸續開了十來家輔導班,招收的學生有初中生也有高中生。
啓明星輔導的老師教學能力很強,只要孩子願意學,時間長了成績總會有進步,日積月累下,工業區的生源漸漸好了起來。
生源好了,學校領導自然更有動力,會想各種辦法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
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工業區的整體教學質量也漸漸好了起來,好幾所學校漸漸蛻變成為區重點甚至是市重點。
程程上的就是在市裏排得上號的重點初中,她的月考成績能進年級前三,中考好好把握,自然也不會差。
最終她中考進了全市前十,順利考上了市裏最好的高中。
上高中後,程程的思想比初中那會更成熟,意志也更堅定,再也沒有發生過因為懈怠而成績下滑這種事,排名常年年級前五。
不管是八校聯考還是全市聯考,程程的排名都很不錯,而且高三時程程參加過數學冬令營,雖然沒能獲得首都兩所院校的保送名額,但得到了加分機會。
可以說,只要高考不掉鏈子,程程穩上首都兩所高校。
程程當然不會掉鏈子,雖然她這個人平時看着大大咧咧,但其實粗中有細是,還很沉得住氣,越是重要場合發揮越好。
高考結束後一對分數,不出意外的話,裸分能比最後一次模拟考試高七八分。再加上加分,首都兩所院校基本随便她選。
因此,填報高考志願時,程程基本沒怎麽猶豫,直接填了清大的計算機系。當然她也沒有太狂妄,二三志願也都填了。
程蔓對程程填報的志願非常滿意,雖然現在看,計算機行業不如房地産行業紅火,但在她穿越前,後者已經江河日下,如果不是因為地産和民生息息相關,國家刻意把控,房價早就崩盤了。
跟地産行業比起來,計算機行業的生命周期長多了。
在她穿越前,這個行業依然處于蓬勃發展中,首富都是相關行業大佬輪流坐。
程程選擇計算機,她舉雙手雙腳贊成。
跟程蔓比起來,陸平洲則有些失望,他一直希望閨女能繼承衣缽,成為一名軍人。
其實受到陸平洲的影響,程程上高中以前一直是想當兵的。
但她上高中的這幾年,正是科技日新月異的時候,程程上的又是臨江最好的高中,身邊同學不乏家境優渥的。
也是這時候,她慢慢接觸到了電腦。
程蔓雖然覺得這時候的電腦很笨重,網速也很慢,但見她感興趣,就買了一臺裝在家裏。
有了電腦後,程程雖然沒有沉迷于網絡游戲,但對電腦的興趣确實一天比一天濃,她大學會選擇計算機,也在情理之中。
陸平洲雖然覺得可惜,但他不是那種唯我獨尊的家長,見閨女已經下定決心,就沒再多說什麽,開始支持她的決定。
話說回來,因為志願是出分前提的,所以這時候不會出現搶人大戰,相應的,考進全市或者全省前十的學生,也沒有提前知道成績的待遇。
不過程程一直挺放松,高考結束後,還和關系好的同學一起來了次畢業旅行。
等她旅行回來,高考成績也出來了,分數比她估的還高了兩分。
這一年的八月中旬,程程如願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這一年發生的第二件事,是啓明星輔導的總部大樓落成。
啓明星輔導總部大樓的選址就是程蔓拍下的第一塊地,進入九十年代後,那塊地附近的拆遷工作陸續完成,一棟又一棟居民樓平地而起。
九三年後,蓋起的那些小區陸續開盤,周邊也漸漸熱鬧了起來。
程蔓見時機成熟,便委托了建築公司蓋樓。
這棟樓是年中蓋好的,但因為內部裝修需要時間,裝好之後還要通風晾一晾,所以啓明星輔導總部正式搬進去是年底的事。
而在此之前,大樓下面的商鋪已經租出去大半,超市也在其中。
租下超市場地的也不是別人,就是程進程亮兩兄弟。
他們倆搭夥開超市這件事,最開始其實是程蔓提的,但她提這件事不是為了掙租金,而是希望他們能過得更好。
啓明星大樓地理位置好,周邊全是居民樓,在這裏開超市幾乎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雖然程樹偉老家的那些親戚都覺得程蔓不近人情,不願意拉拔親戚,但程蔓沒有那麽獨,不幫程家在鄉下的那些親戚,一是因為他們關系沒那麽近,二是幫了他們也不會得到感謝,對方反而會得寸進尺。
她又不犯賤,何必上趕着給自己找不痛快。
但關系近的程進和程亮,她是很希望他們能過得好的。
只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們在機械廠幹得好好的,她把人弄到輔導班來,他們工作上得不到發揮也就算了,給他們安排什麽工作也不好辦。
這次大樓蓋起來,程蔓想到這時候網購還沒興起,超市開起來生意肯定不差,就找到了他們倆,問他們願不願意幹。
當然這只是提議,幹不幹看他們自己,她不強求。
剛聽程蔓說起這個提議時,兩人雖然覺得突然,但經過慎重考慮後,都決定要幹。
雖然這些年機械廠發展的很好,兩人也都成為了中層領導,日子過得非常安穩,但沒人會嫌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