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
去年招高珍等人時,程蔓得一個一個去問,碰上意願沒那麽高的,還得花時間去磨。
但輔導班名氣打出來後,招帶課老師這件事對程蔓來說就不再有難度,她直接跟臨江大學勤工儉學部的人合作了。
她這邊需要人,把要求待遇發過去,勤工儉學部的人就會安排人遞簡歷。
程蔓上大學那會,原先有工作的能繼續領工資,沒工作的有國家發的補助金,一個月加起來有十七八塊。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會物價很低,十七八塊基本能覆蓋學生的全部開銷。
随着改開進程加快,這幾年物價漸漸漲了起來,但大學生每月到手的補助仍是十幾塊,很多家庭困難的學生日子變得拮據起來。
所以這幾年,或者說是今年,做兼職的學生明顯多了很多。
程蔓工資開的高,願意遞簡歷的學生自然很多,她從中挑人面試,很快剩下六個課程的老師就到位了。
跟帶課老師比起來,招生老師的人選讓程蔓更頭痛,倒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想幹這工作的人太多了。
招生老師不像帶課老師,後者要求高,尤其是啓明星輔導處于起步階段,程蔓想抓教學質量,目前只招臨江大學的高材生。
而招生老師的職位雖然帶了老師兩個字,但其實不教書,對學歷要求低很多,基本只要有初中學歷,能認字寫字就行。
哦,因為招生老師要接待來咨詢的學生家長,所以還需要能說會道,以及要坐班,不能全職。
坐班的要求基本能把大學生排除在外,所以這個崗位程蔓沒讓勤工儉學部來招,而是自己在輔導班門口貼了招聘啓事等着人上門。
但招聘啓事貼出去沒幾天,就有三撥人想找她走後門。
第一撥找上門的是輔導班所在地方的街道幹事,其實他們也不算是想走後門,他們就是覺得程蔓在這裏辦輔導班,應該照顧街坊鄰居,優先錄取本街道的人。
第二撥人是街坊鄰居,有好幾個來找程蔓,要麽是自己想去她輔導班上班,要麽是想介紹兒子女兒來。
第三撥人則是親戚,親戚中關系遠點的是她叔伯家的堂弟堂妹,關系近點的是她大嫂羅文欣。
羅文欣上班的紡織廠去年就發不出工資了,過年那會還只是勸員工班裏停薪留職,現在已經開始動員職工下崗。
羅文欣當然不想下崗,雖然紡織廠早就發不出工資了,但工作就是盼頭,有工作她還能幻想着紡織廠能好起來,要是下崗,她就連這點盼頭都沒有了。
可是羅文欣在紡織廠雖然幹了十幾年,但工作表現并不突出,還跟小組長有點不對付,所以她的名字毫不意外地出現在了第一批動員下崗名單上。
羅文欣在單位哭過鬧過,但一個多月過去,這件事依然毫無轉圜的餘地。
八月一過,羅文欣就正式下崗了。
雖然紡織廠給了補償金,但那筆錢沒多少,而他們還要養兩個孩子,所以羅文欣和程進夫妻商量後,覺得還是要找點事做。
羅文欣更傾向于做生意,這幾年她看多了下海發家致富的例子,早就心動了。只是她這人既想做生意又怕虧本,再加上舍不得紡織廠的正式工作,所以一直猶豫着。
但程進覺得羅文欣不像程蔓腦子靈活,也不像燕敏芝那樣有手藝,貿然去做生意風險太大,不如找個工作穩妥。
只是這兩年國營單位效益都不太好,像機械廠這樣待遇福利下調都算好的,更多的是像紡織廠那樣開始動員下崗。
而且去年開始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現在出行不用介紹信,城市人員流動比前些年大很多,內陸往沿海跑,鄉下往城裏跑已經成為大趨勢。
這兩年新開的私營單位根本不愁招不到人,并且給出的福利待遇都不是很好,所以羅文欣不太想出去找事做。
恰好這時候程蔓要招人,且學歷要求不高,羅文欣就動了心思,畢竟給別人打工哪有給自家人做事舒服。
而且招生老師的工作說出去也體面,雖然不教書,但挂了老師的名,工作內容也輕松,動動嘴皮子就行了,正好适合她。
于是她跟程進說,如果他能把她弄到程蔓那上班,她就同意不創業做生意。
程進沒辦法,就跟程蔓提了這件事。
要是早幾年,程蔓肯定不會答應程進,畢竟那時候她跟羅文欣關系不好,吃撐了才把她弄到自己手底下。
但這幾年她們沒再發生過矛盾,姑嫂關系雖然談不上親密,卻也不算差,一口拒絕顯得太不近人情。可要讓她直接答應,程蔓心裏又不是很願意,她不太放心羅文欣。
而且很多時候,請神容易送神難,萬一把羅文欣弄到輔導班後,她卻借着親戚身份作威作福,程蔓是開人還是不開?
開吧還不如現在就拒絕,不開她輔導班事關事業金錢。
所以考慮過後,程蔓去找了燕敏芝,問她店裏招不招人。
得到肯定答複後,程蔓就提了羅文欣的事,請燕敏芝幫忙給安排個工作,要是成了算她欠一個人情。
程蔓是這麽想的,燕敏芝和羅文欣雖然認識,卻并不熟悉,如果羅文欣入職後偷懶耍滑作威作福,燕敏芝可以毫無顧忌地開掉她。
如果被開後羅文欣再想到輔導班上班,程蔓也有理由拒絕,畢竟前面給她介紹的工作她都沒有做好,怎麽能讓人相信她能幹好招生老師的工作。
在她家人面前,她也有了交代。
至于欠燕敏芝的人情,程蔓并不擔心。
畢竟是女主角,燕敏芝人品是很過得去的,程蔓請她幫忙安排工作,後期她索要人情不會超過這個範疇。
程蔓相信自己能還得起。
燕敏芝聽後一口答應了下來,一來她本身就要招人,二來程蔓說了,如果羅文欣不好好幹活,直接開除就行,不用顧忌她。
沒有風險,還能白得程蔓一個人情,燕敏芝自然不會拒絕。
搞定工作後,程蔓就去找了程進,她也沒找什麽借口,直接說覺得羅文欣條件不太附和招生老師的要求,所以她另外幫忙在燕敏芝那找了份工作。
程進聽後挺高興,雖然羅文欣指定要去程蔓輔導班當招生老師,但他覺得只要有份穩定工作就行了。
而且燕敏芝店裏的員工工資待遇都不錯,一個月底薪有二十五,全勤兩塊,也就是說一個月只要上滿二十六天不請假,底薪就有二十七。
底薪之餘還有提成,這個是按照全店營業額算的,普通員工每個月差不多能拿到十塊錢提成,領班店長則要高不少。
不過提成有考核任務,投訴率低于五起能拿到全部提成,六到十起只能拿到提成的百分之八十,并以此類推。
定下這樣的标準主要是為了服務質,畢竟現在做餐飲,比拼的不僅是食物好不好吃,還要看服務質量。
基本上認真幹活的人,月底都能拿到全部提成,算下來月收入能有三十七。
一個月三十七不少了,很多國營單位工資也就這個數,何況燕敏芝店裏上班時間也短,分了早中晚班,每個班次都有八個小時。
這兩年燕敏芝店裏每次有崗位空出來,都會有幾十甚至上百人去應聘。如果不是燕敏芝跟程蔓關系好,這工作根本輪不到燕敏芝去幹。
程進對這工作很滿意,提出請吃飯作為感謝。
但程蔓沒去吃這頓飯,因為她不知道羅文欣能不能長久幹下去,現在吃了飯,以後羅文欣工作要是沒做好,她容易夾在其中。
所以她直接跟程進說了,她看在他的面子上才幫忙安排工作,但後續羅文欣工作幹得好不好,是能升職加薪還是被開除,她不會插手。
程進聽後表示理解,他也沒想過讓程蔓一直幫他們。
和程進的滿意不同,羅文欣得知結果後卻不太高興,她覺得程蔓這是看不起自己,否則輔導班明明沒招滿人,為什麽不讓她去當招生老師?
而且服務員這工作早些年是算體面的,但随着私營企業冒頭,服務員的崗位要求已經變成了沒有要求,基本只要手腳健全就能幹。
尤其是今年國家放松了戶口限制,來城裏打工的鄉下人漸漸變多,很多私營飯館招的服務生都是鄉下人,畢竟他們只要包吃包住就行,對工資待遇沒有特別要求。
雖然燕敏芝的店因為福利待遇好,城裏人也搶着去那上班,可服務員哪有招生老師說出去體面。
但她不願意也沒用,輔導班是程蔓開的,招不招她程蔓說了才算。而當不成招生老師,去燕敏芝店裏上班就成了羅文欣最好的選擇。
畢竟這幾年國營單位都很難,很少有單位招人,而私營企業中,很難有的福利待遇比燕敏芝店裏更好的。
除非自己創業。
只是創業不僅需要投入,還要考慮做什麽,羅文欣一沒手藝項目,二得不到程進的支持,争吵過後只能憋着氣去燕敏芝那入職。
解決掉羅文欣的工作,其他人就好辦多了。
不管是親戚還是街坊鄰居,想來上班都需要投遞簡歷,符合崗位要求可以進入面試環節。面試有好幾輪,一步步篩選掉不合适的人選,最後留下的才能入職。
街道辦那邊則相對棘手,一來晚上輔導班沒有人守着,如果有小偷進門,只能指望鄰居發現,所以跟街坊鄰居關系不能鬧太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