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第 74 章 去地狱赎罪吧(2 / 2)

</p>

他的喉头滚了滚,声音带着嘶哑,“可我们...是一样的人,同样的家破人亡,同样的被世人憎恶,同样的落草为寇...他走错了路,我是想替他积点阴德。”</p>

</p>

祝卿若的视线在众多石碑上打了个转,“你觉得,这些石碑底下的人会因为一块死后的无字碑,从而减轻任何痛苦吗?人已经死了,死后如何,又关他们什么事?”</p>

</p>

面对祝卿若的冷言,徐梧突然升起一股怨气,这股怨气叫他冲祝卿若吼道:“那我能怎么办??”</p>

</p>

徐梧知道祝卿若说得对,他无论做什么都没有办法替季桐赎清他所犯下的罪孽,这些石碑不就是他立下用来提醒自己的吗?</p>

</p>

提醒自己不能与季桐一样,陷在污泥里无法抽身,甚至被血性豪气迷晕了眼,成为一个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人。</p>

</p>

可他又能如何?他也无路可走,他肩负着徐家寨所有人的性命,若他不做劫路的事,数百人就只能等死。</p>

</p>

他吼完后,声音又低了下来,带着无限悔恨与自我怨恨,“我又能怎么办?我救不了他们,也没办法让他停下杀人的行为,我甚至只能打劫过路人才能养活整个寨子,我连跟他们多说一点外面的事都不敢...我什么都做不到...什么也做不到...”</p>

</p>

祝卿若对他突然的失控没有生气,只安静地看着他发泄,她听出了他的彷徨与无措,这是这些天来,祝卿若头一次看见徐梧露出这样脆弱的神情。</p>

</p>

也许是今日对徐梧来说太过特殊,难得令他流露出这般真情。祝卿若收起了眸中的冷光,覆上无奈的表情,温声安慰道:“这些与你无关,所有的人都是武崤山上的人杀的,又不是你杀的,你凭什么要背负这些人的命?”</p>

</p>

徐梧有些恍惚,他微微低下头,正好撞进一泓秋水翦瞳中,他心尖颤抖,道:“可我们是一样的人...都是山匪的后代,是山下百姓的仇人之子。”</p>

</p>

“十年前你们是一样的人,可现在不是,他们手沾鲜血,你们没有。他们视人命如蝼蚁,你们不是。你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在十年前与他们分道扬镳之后就已经注定了你们以后的路不再走向同一个方向。”</p>

</p>

徐梧喃喃道:“我们...是不一样的人了。”</p>

</p>

祝卿若点头,“是,不一样的人。”</p>

</p>

徐梧转头看向众多石碑,每一块碑都仿佛在对他哭泣,他胸口在震颤,“我跟他不一样,可他还是要杀人...”</p>

</p>

这话没有逻辑,祝卿若却听懂了,他觉得自己改变了,但武崤山曾经的伙伴还没有,他们仍然要杀人,要将这血债死死压在他身上。</p>

</p>

祝卿若捻了捻手指,引诱道:“那就不要让他再杀人了。”</p>

</p>

这话引得徐梧看过来,“你说什么?”</p>

</p>

祝卿若脸上是纯然的愤慨,有些不满又有些不愤,“若他们继续杀人,一定会引起上京的注意,到时候上京派人前来剿匪,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p>

</p>

徐梧对祝卿若的天真感到好笑,他告诉她:“已经快十年了,上京的贵人根本没有派人来过,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里有山匪。”</p>

</p>

祝卿若摇头,道:“可现在不一样了,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告上上京!一定要将这伙山匪清剿干净,我说到做到!”</p>

</p>

徐梧将她执拗的神情看在眼里,他知道她说的是真的,她正直善良,虽然有点酸儒气,却永远像真正的君子一般以百姓为先。</p>

</p>

可若她真的去了上京告状,到时候恐怕不仅是武崤山,连他们阳别山也都会被清剿...</p>

</p>

他还不想死。</p>

</p>

徐梧看着满脸正义的小书生,心中突然出现一个疯狂的念头,若她被困在阳别山一辈子,她就上不了京,也不可能带人来剿匪...</p>

</p>

徐梧的眼神有些阴暗,落在了祝卿若的身上,不知为何,想到这人要呆在阳别山一辈子,他的心脏有些不正常的颤动。</p>

</p>

徐梧握住掌心甩掉那些古怪的心思,正当他要下定决心时,面前的人倏然又转了话头,面带不舍道:“可若是我真的告到上京,到时候朝廷派人来,恐怕不仅是武崤山,连阳别山也会被一网打尽,我不想你们死...”</p>

</p>

徐梧眼底的阴暗突然凝滞,露出几分怔然。</p>

</p>

只见那小书生抬眸看向他,道:“所以我们去武崤山吧,去制止他们,让他们在我去上京之前放弃杀人,只要他们不杀人,我就不去上京,不让朝廷派人来剿匪,保住阳别山的人的性命。”</p>

</p>

徐梧怔怔地看着祝卿若的脸,她还期待地看着自己,眼睛亮晶晶的,就像阳别山夜晚的星星,闪进了他心底。</p>

</p>

他那股阴暗忽然就散去了,他用卑劣的心思揣度着一个最诚挚无暇的君子,这让他羞臊难堪,甚至不敢看她。</p>

</p>

祝卿若还在等着他的回答,“徐梧,你说好不好?”</p>

</p>

徐梧被她唤回了理智,细想下却觉得她这想法虽然幼稚天真,却也不无道理。</p>

</p>

虽然丹云镇偏僻,但还是会有人来访,就比如眼前这人,不就是来探访友人才会发现这里的匪患吗?</p>

</p>

若是有别人发现了这里的情况,他能拦下她,却不能拦下所有人,总有一天他们会被发现,会被朝廷清剿,到时候所有人都会死。</p>

</p>

不如趁现在,及时收手...</p>

</p>

她说去武崤山找季桐他们,让他们停手,虽然很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季桐虽然性子独,但从前一起读书的时候可是最聪明的,他要是好好跟他说道理,他肯定会明白。</p>

</p>

只是...阳别山种不出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如果他们不再劫掠过路人,又怎么活呢?</p>

</p>

瞧出了徐梧的纠结,祝卿若略微一想,便猜到他的想法。</p>

</p>

于是她假意设想未来道:“到时候武崤山和阳别山都不做山匪了,就又能重新在一块,阳别山种不出粮食,武崤山肯定可以,到时候就都搬去武崤山,在山上隐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定会是一片世外桃源!”</p>

</p>

徐梧惊醒,对啊,阳别山种不出来,武崤山却是可以种出粮食的,到时候他们就在武崤山上自给自足,再也不用过这种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了。</p>

</p>

徐梧有被祝卿若的话触动到,“可...”他想到自己派人抢劫过路人的事...</p>

</p>

他忽然想起前两日,她在小学堂教授孩子们功课时,说的那句话。</p>

</p>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p>

</p>

他爱财,可他不是君子...</p>

</p>

“可我做了错事...”</p>

</p>

他深深低下头,不敢看她的表情,他知道当时那句话是说给他听的,当时他只觉得她在暗讽自己,如今却觉得这句话生生戳在了自己的心窝,叫他难以呼吸。</p>

</p>

祝卿若却没给他机会,向前一步靠近他,伸出指节抬起了徐梧的下巴,让他直视自己的眼睛,坚定地告诉他道:“有的错事早已无力挽回,但有的错事却可以改正。”</p>

</p>

徐梧比祝卿若高,但此时却觉得自己莫名被她所压制了,他直愣愣地看着她的眼睛,“我...可以改正吗?”</p>

</p>

祝卿若的声音仿佛佛寺中的晨钟,重重敲响在他脑海,“你可以。”</p>

</p>

她缓缓为他分辨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你及时回头,无论多晚,都来得及。”</p>

</p>

徐梧看着祝卿若肯定的眼神,心中涌出一股豪情与坚定。</p>

</p>

小书生读过那么多书,张口闭口就是圣人有言,既然是圣人说的,那一定就没有错。</p>

</p>

他定然要将季桐他们拉回来,只要他们肯改正,无论多晚,都来得及!</p>

</p>

坚定了内心的想法,徐梧一扫颓靡与落寞,浑身都充斥着斗志,就像一只即将上斗场的公鸡,战意昂扬。</p>

</p>

而推动着事情发展的祝卿若正安静地站在一边,看着重整斗志,满怀希望的徐梧,脸上洋溢着天真的笑颜。</p>

</p>

在徐梧看不见的地方,他以为的天真懵懂小书生眼底正闪烁着意味不明的光芒,凝着虚空的视线就像看着死人。</p>

</p>

那里是武崤山的方向...</p>

</p>

祝卿若清澈的眼眸闪过寒光,在这一瞬间,仿佛天地万物都不进不了她的眼。</p>

</p>

她从没将那些人放在眼中。</p>

</p>

阳别山上的人可以改正,武崤山上的人...</p>

</p>

去地狱赎罪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