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萧鸾篡位萧衍入中枢,元宏南征草草终徒然(1 / 2)

孕育隋唐 沁水煤田 7046 字 2023-07-24

接上回,萧鸾以拥立新帝之功从尚书左仆射进位为尚书令,裁决南齐一切军政要务。王融自尽于狱中的消息传入萧子良耳中后,不管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家中他都是惶惶不安。但萧鸾依旧不放心:“现在皇帝萧昭业信任我,萧子良暂时被冷落,今后一旦我和皇帝的“蜜月期”过了,不满我的专权,势必拉拢萧子良打压我,我虽然居尚书令之职,萧子良却仍领中书监,掌控中书省,还要趁皇帝对萧子良厌恶之机将其逐出中书省。”过了不久,萧鸾约萧子良一起饮酒,期间,萧鸾不断讥讽萧子良的优柔挂断,王融为萧子良死的不值,还时不时透漏一点皇帝萧昭业对他的不满和对萧鸾的恩宠。萧子良为了避开政治旋涡,不断表达着寄情山水之乐。萧鸾也足够给予了萧子良足够的体面,许以太傅之职,仍位列三公,然其已经无法再掌控中书省。敌人和朋友是可以转化的,萧赜将要驾崩的那一刹那,萧子良是萧昭业的敌人;自己进位之后,萧子良掌管中书省亦可以对掌管尚书省的萧鸾制衡牵制,此时萧子良就是萧昭业的朋友。然而萧昭业此时满是对萧子良的厌恶与怨恨,一步一步地将这个朋友推得越来越远。

不久,新被提拔的开府仪同三司陈显达,护军将军沈文季登门拜访萧鸾。本欲拉拢二人,提升自己在禁军中影响力的萧鸾喜上眉梢,在家中设宴款待了二人。期间,陈显达对萧鸾言:“末将人微却据此重位,常常刚到惶恐。”萧鸾“亲切”地说道:“刘宋时期,将军追随高皇帝平刘休范、沈攸之叛乱。我大齐建立后,拜护军将军,并平定益州与垣天生之乱。可谓劳苦功高。不久前北魏南下,将军镇守彭城,敌人皆惧你的虎威。”紧接着,萧鸾又讲起了张敬儿,垣崇祖的故事:“张敬儿,垣崇祖二人跟随高皇帝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却因居功自傲,不懂君臣之礼,目无皇帝,甚至想高皇帝索要仪仗,好像自己立下了韩信,周亚夫那样的功劳,所以被先帝所诛。陈将军谦厚有智计,虽出身寒门却是有大智慧的人。”

听到这里,陈显达怎么会不知道萧鸾的用意,自己与张敬儿,垣崇祖一起跟随高皇帝打天下,高皇帝驾崩后,先帝诛杀了张敬儿,垣崇祖,自己及时的向先帝表忠心,真可谓涕泗横流,那才保住一命。想到此处,陈显达不失时宜地向萧鸾表达了自己的忠心。收到陈显达的忠心后,萧鸾对沈文季言:“将军担任领军将军三年,禁军中多人都是你的老部下,今后我的安全就交给将军了。至于王晏、俆孝嗣二人,你要多多担待,毕竟那是皇帝还是太孙的时候就跟随了。但是也不必因自己出身寒门就觉得低人一等。”得到萧鸾的安抚后,沈文季也明白萧鸾是想用自己与王、俆二人的矛盾牵制之,方便其更好的控制尚书省,故效法陈显达亦对萧鸾表面了自己的忠心。

萧鸾自从得知了萧衍在萧子良欲进位之时表达了明确的不支持态度后,便觉得萧衍是一个可以拉拢的人。尤其是萧衍主动登门表达自己的心意后,便引萧衍为心腹。八月,萧鸾将萧衍请至家中,席间萧鸾表达了对萧昭业只知享乐,不理朝政的不满:“我想废萧昭业,担心镇守荆州的萧子隆起兵,会稽的王敬则响应,如之奈何?”萧衍为萧鸾分析到,“萧子隆之所以有美名,全靠司马垣历生,武陵太守卞白龙,您只需许诺他二人官职,他们必心驰神往,缺少了这二人,萧子隆只会止须折简罢了。至于王敬则,此人安于江东,贪财好色,只需以财货美姬赂之便可收其心。”

萧鸾深以为然,依照萧衍的计策行事,成功将萧子隆骗至建康,赐死。受萧鸾任命,萧衍镇守寿阳,崔慧景闻之,心想:“这一定是冲着我来的,不放心我领兵在外。”想起萧子隆被处死,萧子良被排挤,陈显达,沈文季也投奔了萧鸾,崔慧景如惊弓之鸟一般。萧衍的大军驻扎在长濑时,崔慧景身穿白衣亲自相迎。萧衍心想:“真像掌中婴儿一般。”便对崔慧景言:“将军何至于此,将军是先帝宠臣,国家勋贵,衍常常仰慕将军,我此次前来是与将军一道抵御魏军。”萧鸾得知萧衍成功的安抚了崔慧景,加上之前二人计诛杀萧子隆,以皇帝的名义将萧衍一路提拔,先为中书侍郎后为黄门侍郎,入直殿省。萧衍通过投奔萧鸾以及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改变了父亲死后自己三年内郁郁不得志的局面,得以进入南齐权力中枢。

萧鸾已经将萧子良排挤出权力中枢,只领太傅虚职;在外有威望的藩王萧子隆也被赐死;领军大将中陈显达、沈文季、王敬则、崔慧景也被自己恩威并施加以安抚,其余必效法之;萧衍这个足智多谋但不得志的人也进入自己麾下;至于王晏、俆孝嗣二人也识时务的对自己言听计从,剩下的便是摆平宗室重臣了。萧谌与萧坦之二人深得萧赜的信任,按照萧赜临终的安排,为萧昭业保驾护航。萧谌掌握着禁军,保护着皇宫的安全,深得萧昭业的信任。

每当萧昭业得知萧谌请假,不在宫中值宿,他便整宿惶然,不能入眠。对于萧坦之,萧昭业更是允许他进入后宫,故得以看到他的很多荒唐举动。二人听闻目睹了萧昭业的荒唐之举后多次进行了规劝,然而终究未能奏效。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二人放弃了萧昭业,转向暗中帮助萧鸾,只是可怜了萧昭业此时被蒙在鼓里,依旧对二人如此信任。至于萧晔,深受高皇帝喜爱,却被先帝萧赜所厌恶,又怎会效忠他的儿子萧昭业?自己满腹才华无法施展,萧鸾提升其为卫将军加以安抚虽不至于让其效忠自己,但至少可以让其保持中立,这对萧鸾来说就足够了。

萧昭业身边已经被忠于萧鸾的人包围却浑然不知。在他眼中,萧鸾还是那个挽狂澜于既倒,在危难时刻一手扶他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但是萧鸾早已磨刀霍霍,迫不及待的要拿萧昭业开刀了。不久,这个机会就来了。萧坦之遣人来报:“皇后何婧英与杨珉偷情,请西昌侯速做决断。”在萧谌的带领下,萧鸾一路畅通无阻,到达皇后寝宫后,甚至还能听到二人的床笫之欢,污言秽语。萧鸾命令左右将杨珉捉拿。皇后虽然被捉奸在床,但是依旧向皇帝求情,被带了绿帽子的皇帝可能是太爱皇后了,竟然不顾皇家威严赦免杨珉,但赦免的诏书来迟了,此时杨珉已经人头落地了。

此事可谓萧鸾进宫篡位的预演,却终于引起了萧昭业的警觉,他终于有了危机感,要削弱萧鸾的权力。于是,他招来叔叔鄱阳郡王萧锵,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萧锵却不以为意:“陛下过于宠幸何皇后了,何皇后之举弃皇家脸面于不顾。况萧鸾受先帝委托,我等都非常年少,朝廷的栋梁仅有萧鸾一人,愿陛下无以为虑。”萧昭业即便想反抗萧鸾却也无以为援,此刻他无比怀念已经自杀的萧子良,若他在,萧鸾不敢这样吧。得不到叔叔支持的萧昭业依旧不肯坐以待毙,他想到了他的弓马师傅周奉叔,此时为辅国将军,并监殿内直卫。于是他绕过萧鸾直接找来他,任他为青州刺史,都督青、冀二州军事,希望他坐镇青州,威慑萧鸾。但是这样的消息怎么瞒得了萧鸾,萧鸾得到消息后,在尚书省埋伏好刀斧手,将周奉叔骗到尚书省后将其锤杀。

杜文谦得到消息后立刻找到中书舍人綦母珍之:“萧鸾要对皇帝动手了,周奉叔忠于皇帝,你我也忠于皇帝,不奋起一击,我们都会像周奉叔那样的。”但綦母珍之此刻依旧麻木不仁,不知死期将至。听闻周奉叔死讯后,萧昭业心如死灰,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此刻他不禁发问:“难道我只能引颈就戮了吗?”隆昌元年(公元四百九十四年,七月二十日,萧鸾领兵从尚书省进入云龙门,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也跟随左右。

萧昭业当时在寿昌殿,听说外面有变,便派人关闭内殿各房阁。不一会儿,萧谌领兵入宫,萧昭业拔剑自杀未果,乘小车出延德殿。萧谌毕竟是萧赜留下统领禁卫军的大臣,宫中宿卫相信他,竟然放下了手中的武器。萧昭业出西弄之后,便被杀死。之后,萧鸾带着一百禁卫军,逼迫皇太后王宝明下诏,追贬萧昭业为郁陵王,立新安王萧昭文为皇帝。五天之后,萧昭文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延兴。十月,萧鸾进位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获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的特殊礼遇,进爵为宣城王。十天后,在他的威逼利诱以及三请三却之下,萧昭文禅位,萧鸾继位。至此,萧赜驾崩后仅一年的时间里,萧鸾完成了篡位之举,萧衍、萧懿兄弟也进入了南齐权力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