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微臣若没猜错,这应该就是刘闻安口中的刀了。”
“这也算刀?”
“对,微臣事后扫过街,并没有发现凶器,但在李二摔倒的地方看到过这个,起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意外,现在想想,大家请看。”蒋怀信用手重新整理了那一推破纸。“这不就是刀的模样吗?至于这刀锋应该是用元宝纸贴上的。若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
蒋怀信拿着纸刀走到刘闻安面:“你说李二为什么拿着一把纸刀威胁你呢?”
“我都说了,他一定是是失心疯,真刀假刀也分不清。还好我命大。不然这疯子肯定对我下狠手。”
“你别忘了,刘闻安,你无任何官职,在外面你和李二并没有差别。为何李二会忌惮你呢?”
“我怎么知道?”刘闻安,满不自在的晃着身体。
“因为你是刘家人,李二知道和你作对就是和刘家做对。而刘家在西京家大业大不是一般人得罪的起的。若不是他真的活不下去了,他怎么会来找你。可他知道你又不能出事,只能用假刀威胁。刘闻安你说我说的对不对。”蒋怀信越说越激动,分析的头头是道刘闻安和吓的指往后躲。
皇上听着蒋怀信的话,目光狠狠的盯着刘闻安:“我南朝开国就以仁爱治国,百姓是国之根本,粮食是百姓之根本。现在开始有人仗着自己的家世对百姓的根本动手脚,岂不是在断我难南朝命脉?”
“皇上息怒。”众臣一瞬间全部下跪。
“皇上,是微臣管教无方,但微臣实在不知啊?”
“不知不是借口,正是你的实则,家中有这样的晚辈,定有类似的长辈为先例。看样子你刘家的家风很威严啊。”
“不是的,皇上,微臣对南朝尽心尽力。这孩子向来调皮,又疏于管教才有今天的祸事。”
“你管杀人叫调皮?你说他私占良田是疏于管教?刘承撼啊刘承撼,看来朕对你太过放纵了,你已不能明辨是非。“皇上说着说着站了起来,“好,既然如此,朕就让你见识一下我南朝法度的严明。来人,收监刘闻安顺天府定最后出发。刘承撼管教不利就暂且革职回家休息。后面的事情就交给蒋怀信和孙先处理,退朝。”皇上气愤的走了。
禁卫军押着刘闻安出了门。刘承撼跪在地上久久不能站起身。孙先走到他面前低下身子说:“刘大人,我一早就提醒你要收敛,可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哎~皇上生气了,你让我怎么处理刘公子啊?”
“呸~你个老奸贼。刚才我看的明白。刚才你的话可是句句都在落井下石。”
“没办法,皇上在啊。我再有本事也还是听皇上的话。”
“好,咱俩再看,到底谁活的久。”
孙先哼了声,甩开袖子大步朝殿门走去,完全一副洋洋得意的样子。
刘承撼的府上不知道为什么来了许多官兵把守,家中的人全都不敢出门。那些与刘家交好的朝臣此时也都战战兢兢,生怕查出什么牵连自己。刘家变天的消息一下在西京传开。李二的母亲和婆婆,推着李二的棺木在西京四处哭喊。带着一帮看热闹的人来到了刘府。
门口的官兵似乎被告知过一般,对李家人的哭喊和百姓的围观装作没看见。甚至自己也参与其中,和周围的看热闹的人说着李二的不幸遭遇。一时间刘家犯了众怒。许多人开始往刘家的大门上扔垃圾。门口的官兵只是不让里面的人出来,其余的一律不管。
“我亲眼看见的,哪还有假?”王家的小斯在和另一个丫鬟说话。
“我不信!刘家那么有势力,怎么会被这样欺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信拉倒,我听说啊,是刘家得罪了皇上,故意整他的。”小斯看丫鬟来了兴趣故意装模作样的摆出一副很有深意的样子。
“听到了吧,我想相公担心的就是这个。”伊伊和复妍抱着孩子晒太阳,正好听见刚才的对话,“伴君如伴虎,即便从前为天家打下江山,现在还不是在市井被骂。”
“不过这招还真是市井,不像皇家可以做出的事情。”
“那受害者一家这样哭诉,也不是皇上指使的呀。终究是刘闻安犯了众怒。”
“事情没那么简单,那李家人只不过是一个农户,哪有胆量和刘家人对抗。这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家多少还有些势力的。肯定是有人在背后给他们出点子。但是他们到底要什么呢?不是赔偿已经拿到手了吗?”
“妍儿,你这么一说还真对,普通百姓拿到赔偿就走了。那还在人家门口哭什么呢?难道是赔偿不够?”
“肯定不是,老爷不是说了嘛,刘家出了100金子,皇上还免了他家10年的税。这普通人家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那到底要什么呢?”伊伊听完复妍说的,也觉得事有蹊跷。
这是时王彦临也来到院中,后面跟着的是一脸得意的子兰:“哟,佑宜这孩子啊,可真是有福气。夫人整日抱着,到显的我这亲娘失职了。”
复妍听不惯子兰这阴阳怪气的口气,眼看着子兰伸手抱孩子,却把孩子放到了奶娘的怀里:“孩子到了吃奶的时间了,抱下去喂奶吧。”
奶娘看了子兰一眼,尴尬的笑了笑就退下了,子兰悬在半空中的手格外醒目。王彦临并没有理会子兰的祈求帮助的眼神,反倒示意子兰退下。子兰走了,复妍也想走,不想打扰难得相处的有情人。
“相公,这几日你总是一脸忧愁,可是遇到了难事?”复妍本来跨出院门了,听到伊伊的话,感觉会有什么有趣的消息,就停下了脚步。躲在院门偷听。王彦临一抬头将其看得清清楚楚。
“这些时日发生的事情有些荒谬,看到开国功臣被这样侮辱,有些心寒也有些害怕。”
“方才夫人也是这样说,恐怕是有心人指示而为。”
“哦?指示皇上默认了,所以才有些难过?”
“为何?”
“那刘承撼何等骄傲,如今被一把粗剪子给伤了。又被人当街笑骂,真是一点回旋的余地也没有啊“
“相公,这是旁人家的事情,何必为此忧愁呢?”
“我忧愁的是幕后想出这点子的人。真是用心良苦,即便刘承撼以后官复原职,面对这样的过去也会被人笑话。说到底也是年逾60的人了。心高气傲的人怎能受得了这般侮辱呢?”
“相公知道幕后之人是谁吗?”
“七八分了,但不敢往下想。”
“那就不想了,既然知道是谁,咱们小心些就是。”
刘承撼和其夫人自尽的消息惊彻了整个西京,刘承撼临终的一封万字书信莫名其妙的出现在皇上的手中。面对自己想要的结果,内心却起了伤感。皇上悲痛不已,下令解了刘家的封令。并让其儿子继承刘家勋爵。
虽然皇上赏了刘承撼风光大葬,可来吊唁的人屈指可数。树倒猢狲散,那些曾经巴结刘家的人看了这些天的情势也看清了缘由,都自保为主。不少官员私底下也都在谈论,怎么就一个小小的命案,逼死了当朝官员呢?
“如何?”皇上差遣孙先去吊唁,现下前来复旨。
“已经安葬了,皇上大可安心。”
“朕从没想过,他会这样轻然赴死,好歹也是上阵杀敌的人。”
“皇上仁慈,想必刘大人深知自己罪孽深重,又明白皇上仁心不肯下旨处罚,这才做了傻事。”
“呵,你还真会说话。下去吧。”
皇上看着孙先离开,将压在书下的信拿出来。信里不仅有刘承撼的狂妄和骄傲也有他的不甘和失落。但最后的几页书信写满了对家国社稷的抱负和对南朝的忠心。从前只觉得刘承撼过于骄傲,现在看来他有骄傲的资本。难怪先帝如此器重他。一个如此有才能的人走了,皇上自然有些难过。只是这封信是如何送到这里的呢?
“皇上,淑妃要生了。”淑妃宫里的人来报。
这是宫里的头胎,皇上自然十分要紧。赶紧坐上轿撵赶往淑妃宫中,太后和刘昭仪也在赶来的路上。
“不还有一个多月吗?怎么就要生了呢?”太后问一旁的刘昭仪。
“家父今日下葬,姐姐因为不能去而自责难过。这些日子姐姐一直很郁闷,想必是动了胎气吧。”
“若是平安生下个男孩,也不枉刘家的牺牲。”
喜欢何妍复新请大家收藏:何妍复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