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文章,话里话外都宣扬着一个理念。</p>
那就是,论治国,还是得靠他们这些文人。</p>
现在的保德一朝,武夫当政,他们凶残暴虐,实乃不仁不义,看着吧他们早晚会倒大霉。</p>
总之,这种言论直接get到了东篱山所有文人的心。</p>
于是,阎翰博这个原本的小透明,名声开始鹊起。</p>
人人都知道,东篱山出现了一个极有远见,才华横溢的年轻人。</p>
这位年轻人,据说在朝廷任过职。</p>
但却因为不满保德一朝的黑暗,愤而辞官归隐。</p>
只是,他虽然已经归隐,但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过。</p>
无数人为之赞叹,为之感慨。</p>
好一个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阎翰博,实乃吾辈之楷模也!</p>
不过,若仅仅这些,也只能让阎翰博成为一个,稍有名气的隐士而已。</p>
他要的可不仅仅只有这些。</p>
很快,阎翰博的骚操作来了。</p>
在东篱居士的祭祀之日,阎翰博当着众人的面,请出了圣师洞子像和隐师东篱像。</p>
他在两座塑像面前,痛哭流涕,言辞恳切。</p>
直言,保德帝宠幸武夫夏侯武,他们凶残暴虐,为祸四邻,打压文官,实乃有违洞子定下的伦理纲常。</p>
他阎翰博愿以自身性命为代价,恳请洞子、东篱这两位先贤,惩戒已经天怒人怨的保德帝、夏侯武两人,还赤胜一个朗朗乾坤!</p>
不得不说,阎翰博的这一番骚操作作秀,直接亮瞎了众文人隐士的钛合金狗眼。</p>
他的名声开始急速攀升,无数文人隐士开始视他为偶像。</p>
不管他走到哪里,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无数人追捧的对象。</p>
以当时阎翰博的人气,毫不客气的可以说一句,他就算去朴昌,也可以不用付朴资。</p>
甚至还有不少红姑娘,愿意为他倒贴呢!</p>
更令人惊奇的是……没过多久,保德帝暴毙了。</p>
这消息一传出,立马将阎翰博的名望,推到了顶峰。</p>
他直接成了文</p>
人、隐士们的领袖。</p>
呼风唤雨,叱咤风云!</p>
他数十年隐居东篱山刷名望的行为,终于开花结果了!</p>
果然,随着文德帝的继位。</p>
第一件事,就是三顾东篱山,将文坛领袖阎翰博给请入了朝堂。</p>
并且当场拜阎翰博为宰相!</p>
阎翰博从永固帝时期的一个小透明,直接一跃成为赤胜朝堂文官派系第一人。</p>
这家伙绝对不是什么泛泛之辈。</p>
阎翰博拜相后,立马传文东篱山。</p>
他大肆招揽了当时追随他的一干落魄文人、隐士们。</p>
什么管观德,什么左伟正等等。</p>
纷纷从在野苦逼分子,一跃成了朝堂大佬。</p>
从阎翰博的经历来看,他和夏侯武,确实没啥交集。</p>
当然,他为相后和夏侯武对着干,是另外一回事。</p>
若仅仅是涉及派系之争,夏侯武不应该如此憎恨阎翰博才是。</p>
事实上,让夏侯武有如此心态的原因是……他怀疑保德帝之死,和阎翰博一群人脱不了关系。</p>
阎翰博在东篱山搞出的骚操作没多久,保德帝就毙命了。</p>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p>
从整件事情,最终的得益人来看。</p>
收获最大的就是阎翰博了。</p>
不是夏侯武喜欢阴谋论。</p>
而是,当时的阎翰博名气已经相当大了。</p>
连后宫中的嫔妃们,都对他有所耳闻。</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