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一般的沉寂中,杨辰威严开口。</p>
“阎国公!”</p>
这一声传出。</p>
满朝文武心中皆动。</p>
来了,来了,要来了,要发火了!</p>
众臣心中念头刚起。</p>
阎国公回道。</p>
“臣在。”</p>
杨辰看着阎国公,声音继续传来。</p>
“阎爱卿驻守东海这些年,辛苦了。”</p>
“你伤势未愈,便日夜兼程赶回京都,定是有要事与朕相商。”</p>
“今日早朝,朕确有要事,耽搁了些,不过阎爱卿说的不无道理,朕心中记下了。”</p>
此言一出。</p>
满朝文武全部当场石化。</p>
这是什么情况?</p>
陛下没发火?</p>
还向阎国公解释?</p>
这还是那个一年时间,杀的人人胆寒的暴君吗?</p>
众臣纷纷侧目,而接下来杨辰的举动,让他们眼珠子直接瞪的滚圆。</p>
杨辰说着,抬起手来,亲自将阎国公的衣襟合上。</p>
“阎国公重伤未愈,不能久站。”</p>
“来人!”</p>
“给阎国公赐座!”</p>
一声令下。</p>
立即有两个太监小跑着,搬来椅子。</p>
阎国公看着给自己整理衣襟的杨辰,眼眸微微颤动。</p>
十年未见。</p>
东海偏远。</p>
但他也能听到关于杨辰的传闻。</p>
虽然近一年来,百姓间对杨辰的评价,好了不少。</p>
但杨辰昏庸残暴的形象,毕竟被传了九年之久。</p>
对于杨辰的印象,阎国公心中,还是停留在之前的传闻中。</p>
而此时看来……</p>
眼前这年轻帝王,与传闻中的昏庸残暴,并不一样。</p>
“陛下,不可如此。”</p>
“大唐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臣子坐着上朝的,我怎么能破例?”</p>
阎国公连忙推辞。</p>
杨辰抓住阎国公的手臂,斩钉截铁说道。</p>
“开国以来,没有先例。”</p>
“那朕就开这先例。”</p>
“早朝赐座,阎爱卿受得!”</p>
话音一落,杨辰拉着阎国公,转身走向那椅子。</p>
直到被杨辰按在椅子上,阎国公还没完全反应过来。</p>
他还想再说什么,但触碰到杨辰真诚的目光,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句。</p>
“谢陛下赐座。”</p>
杨辰微微点头,随即扫视群臣。</p>
“阎国公,花甲之年,举家迁往东海,驻守大唐海关,这一去便是十年。”</p>
“如今古稀而归,重伤未愈,朕给阎国公赐座,诸位爱卿没有意见吧?”</p>
此言一出。</p>
阎国公不禁心头一热,眼角控制不住的微微湿润。</p>
而满朝大臣,听到杨辰这一问,哪有质疑。..</p>
“陛下圣明,阎国公劳苦功高,又重伤在身。”</p>
“我等没有意见。”</p>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开国勋贵中的领袖人物。</p>
他们能有什么意见?</p>
那些原本准备看好戏,伺机而动,图谋利益的大臣,此时心中都是不禁失落,同时对杨辰更加惧怕。</p>
原本剑拔弩张的气氛。</p>
杨辰三言两语,便给化解了,又将节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p>
这份对局势的洞察,以及时机的把握,让他们心里发慌。</p>
仲晨见杨辰比此处理,心底松了口气,同时对杨辰这个皇帝,更多了几分敬意。</p>
审时度势,赏罚分明。</p>
此时的杨辰。</p>
帝王气度,展露无遗!</p>
(第二更。)</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