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声音传来。</p>
所有人的目光,都是沿着丹陛石,掠过一层层台阶,向上望去。</p>
只见三十九级台阶之上。</p>
一道身着龙袍,威严挺拔的身影,缓缓出现。</p>
看到杨辰的瞬间。</p>
满朝文武都是低下了头。</p>
开国勋贵们,微微垂目。</p>
而阎国公,则是仰头直视杨辰,目光毫不避让。</p>
杨辰居高临下,俯视阎国公。</p>
阎国公回京,确在他意料之中。</p>
自从在金弦恩那知道了,大梁、大魏、东桑之间的勾当,他便知道,驻守东海的阎国公快回来了。</p>
只是没想到,回来的这么快。</p>
不过看阎国公风尘仆仆的样子,应该是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才回来的这么早。</p>
他记忆中。</p>
上一次与阎国公相见,还是十年前,他刚刚登基之时。</p>
此时再见。</p>
眼前的阎国公,比记忆中,要苍老了不少。</p>
但是他依旧威势无双,即便老去,也犹如苍老的雄狮。</p>
杨辰在打量着阎国公。</p>
阎国公也在仰头打量着杨辰。</p>
当年先帝突然驾崩,杨辰登基时,尚是十岁孩童。</p>
然北苍关有北苍军驻守。</p>
而东海一带,却犹如大开之门,俨然已成了海寇的后花园,海上众多岛国,对东海一带侵扰劫掠之下,越发猖狂,已有联合入侵大唐之势。</p>
形势危机之下。</p>
他毅然决然,带着阎家举族上下,率领阎家军,放弃了京都的繁华,前往东海驻守。</p>
这一去就是十年。</p>
十年来,他征战不断,伤痕累累。</p>
今日是十年来,第一次参加早朝。</p>
皇帝便把文武百官晾在太和殿外,整整半个时辰,这让阎国公心里担忧。</p>
别人不敢管皇帝,他敢!</p>
看着台阶之上,那俊朗挺拔,身穿龙袍的陌生年轻人,阎国公朗声说道。</p>
“陛下,早朝庭议,乃国之重事。”</p>
“守时这是基本。”</p>
“万万不可儿戏!”</p>
阎国公话音一落。</p>
满朝文武头压的更低了。</p>
阎国公敢说,他们可不敢看。</p>
这一年来,他们已经被杨辰杀怕了。</p>
但不少低头的大臣眼中,确实带着几分看好戏的神情。</p>
以他们对杨辰的了解,那是从未在臣子面前,妥协过半分。</p>
而阎国公更是一根筋。</p>
这君臣必定针锋相对。</p>
这君臣二人一但斗起来。</p>
开国勋贵们,在高家这事当前的情况下,必定帮腔阎国公。</p>
到那时,只要小心谨慎,见风使舵,说不定他们还有利可图。</p>
而开国勋贵们,余光扫过阎国公,对今日保下高家,更是信心十足。</p>
仲晨看向互相对视,互不杖让的君臣二人,心中不禁担忧。</p>
这君臣二人针锋相对,可不是好事。</p>
三十九级台阶之上。</p>
杨辰深深注视着阎国公。</p>
面对阎国公的斥责,他并未答话。</p>
片刻之后。</p>
杨辰龙袍轻摆,他缓缓走下台阶。</p>
“嗒!”</p>
脚步声传来。</p>
声音不大,但听在众臣耳中,却如同鼓鸣。</p>
“嗒!”</p>
杨辰迈着稳健的步子,拾阶而下。</p>
三十九级台阶走过。</p>
杨辰来到阎国公身前。</p>
他静静的注视着阎国公,目光深邃如海。</p>
阎国公与杨辰对视,目光丝毫不见闪躲。</p>
这一刻。</p>
太和殿前,落针可闻。</p></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