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研究塔里讨论了飞行员选拔和初次飞行计划的事情,三村也参加了会议。燕鸥计划是大家基于兴趣而志愿参加的。三村他们完全不知道滑轮之地之外的土地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是否存在不会遭遇泥栖生物袭击的地方,更不知道除了他们还有没有别的地上人。包裹着这片土地的大气中含有阻碍电磁波的微粒,还有常年笼罩大地的低空云,外面的电磁信号无法传入这里,这里也无法向外发出信号。除非乘飞机飞出去,否则无法了解其他土地上的情况。
在高塔和钢柱倒塌之前,还有一些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发现新的土地、如果那里还有其他活下来的同胞,就和他们一起努力生活——这就是燕鸥计划的目的。
工作人员完成了机体的飞行测试,计划进入具体实施的阶段。招募飞行员是为了寻找能进行长距离飞行的人才。要进行长距离飞行,节省燃料十分重要,所以需要体重轻、适应能力强的年轻人。
研究塔的负责人是一名五十二岁的女性技术员,她说想听一听大家的坦率意见。
意见分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
赞成派认为,莉尔接受了sr系统的训练,也在这里没有的先进模拟设备中锻炼了飞行能力,其他条件也都很优秀,没有反对的理由。
反对派认为,莉尔不是滑轮之地的人,如果让她乘上燕鸥,她可能会为了自由而逃走,“非人”可能会用人类无法想象的方式思考,如果真是这样,把燕鸥交给莉尔就是件很危险的事。
福永厂长承认莉尔的实力,但他指出,既然有许多反对意见,那就应该多选几位候选人。“其实原本只要从研究塔内部选拔飞行员就可以了,之所以从外界招募,也是因为希望引入新的人才和思维方式吧?从引入新鲜血液的角度来说,莉尔是最佳人选。不过,新鲜事物很容易和原有事物产生冲突。多选几个人,可以在两种意见之间留出缓冲,这个办法如何?”
其他人员纷纷对厂长的提案表示赞同。但是,如果增加候补人员,相应的生活费用就会成倍增加。议长表示需要重新计算资金方面的情况。不过有个折中的办法:如果候选者没能成为飞行员,可以把他吸收为这里的研究员,这样就是雇用了新员工,投入的资金不算是白白浪费。
三村沉默地听着大家的意见。按照眼下的氛围,很难开口说莉尔一个人就够了。三村虽然不太同意厂长的提案,但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反对,所以只能闭上嘴巴。
最后,除了莉尔之外,大家又选出了一个名叫一翔的十五岁少年。另外,如果在之后的训练中,两人都被判定为不合格,就由研究塔内的工作人员去驾驶燕鸥。
在工作人员的考试中,三村拿到了最高分,没人反对选三村作为工作人员的代表,有些技术人员甚至说,三村最了解飞机,第一次飞行应该让他来。
三村很感谢那些技术人员,但他表示,第一次飞行应该交给最初选拔出来的年轻人。
第一次见到莉尔的时候,一翔和三村一样,有种强烈的不安。三村向他介绍了莉尔,告诉他莉尔懂得许多别人不知道的新知识,一翔这才扭扭捏捏地上前和莉尔打了招呼,告诉她自己的名字和出身塔。
一翔的父亲是希尔克奥尔姆的设计者,所以他从小就认识研究塔里的工作人员。这次被选上,一翔觉得很骄傲,但他似乎对莉尔的存在不大满意。
莉尔庄重地向一翔鞠了一躬,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和出身塔。她和往常一样戴着墨镜,看不出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