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到了张明哲那儿。</p>
秦镶探头看去,却见张明哲出的第三道题的题目是:</p>
【闻韶是豺狼】</p>
这五个字连在一起,本来就有歧义。</p>
完全不懂四书五经的人打眼一看,会以为是说一个名为闻韶的人,品行低劣,犹如豺狼。</p>
但实际上,舜帝时,有一乐曲名为《韶》。</p>
‘闻韶’二字出自《论语·述而》,所谓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p>
意思是孔子听了《韶》乐后,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来肉味,形容音乐优美绝伦。</p>
‘是豺狼’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原句为:</p>
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p>
意思就是说,嫂嫂掉在水里而不去拉,这简直是豺狼!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的规定;嫂嫂掉在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拉她,这是通权达变。</p>
因而【闻韶是豺狼】放在一起,光从表意上便看得出来,出题者暗讽拘泥礼法,不知变通者。</p>
但若是真的按照这个角度去作文章,却在破题上,就落了下乘。</p>
因为孔子一直以来抨击礼崩乐坏,致力于恢复礼乐有序,‘闻韶’正暗含此意,明显与后文‘豺狼也’相矛盾。</p>
所以这道题,真正想引出的,是孟子与淳于髡(kun)就‘男女授受不亲’与‘嫂溺则援之以手乎’辩论后,得出的:</p>
天下溺,援之以道。</p>
这道题最优的破题方向,也就在这七个字。</p>
相比之下,秦镶和古策出的那两道截搭题,虽然也不错,但在误导、挖坑以及拉开考生差距等地方,比张明哲这题就差太多了。</p>
因此,秦镶看完后,满意点头,连连抚须道:</p>
“张尚书此题不错,表意有误导性,可划分出考生学识,老夫以为,当取为第二道考题。”</p>
对此,众人一致同意:</p>
毕竟这题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文章来,无非立意高下的问题而已。</p>
不像那五个圆圈,说写不出来,那就是写不出来。</p>
胡诌都很难诌得像模像样。</p>
三道四书题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p>
接下来,随着苏润一句:</p>
“五经题,每人四道,要求一样,现在就可以开始了。”</p>
众人再次回到座位,提笔就是一通狂草。</p>
苏润也没闲着,思索片刻后,落笔先落下两道最好破的考题:</p>
【丧欲速贫有言不信】</p>
【乃是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p>
第一道虽然是截搭题,但从中间断开就能直接锁定出处。</p>
前半句【丧欲速贫】,出自《礼记·檀弓上》,是孔子痛斥南宫敬叔失位后行贿的行为说的话。</p>
而后半句出自《周易·困卦》,强调的是,在困顿中,只凭借言语,难以取信于人,告诫后人:</p>
君子应重行动而非空谈。</p>
这道考题,前者说反面案例,后者则以卦象指引,指明人在困境中,当以德行为本,而非依赖言语或财货。</p>
所以,这题很好写。</p>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降低考试难度,给考生点信心。</p>
至于第二道题,同样好锁定出处,前半句话出自《大学》,全句为: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p>
意思就是:鸟儿知道它自己应该停留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不如鸟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