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率人见礼,而后引崔毅和苏润往里进。</p>
苏润在熙和帝面前,红到发紫,崔毅又主管工部,都是朝廷炙手可热的人物。</p>
蒋明有心在两人面前邀功,故边走,边为他们介绍玻璃坊的情况,还明里暗里的拍两人马屁:</p>
“玻璃坊是三月前,在一瓷窑基础上改建而来的,现今有三百名匠人。”</p>
“除了玻璃窗外,还负责琉璃、镜子等物,每日产出超过千件,这都是托苏詹事的福。”</p>
“即便如此,依旧供不应求,户部经营司的张昌永张郎中,时常来催。”</p>
“幸得崔尚书体谅,请旨扩大玻璃坊,预计扩建后,我坊日产出将超三千件。”</p>
……</p>
跟人打交道,不怕别人提条件,怕的是别人不提条件。</p>
比如蒋明。</p>
他好话一说,苏润就知道,这人有心攀附自己。</p>
既如此,那就好办了。</p>
苏润也不开空头支票,道明来意,直接要求蒋明每日让出一半玻璃份额给他,并允诺:</p>
“户部那边,自有本官去说明情况。”</p>
“待温室大棚培育成功,请功名帖上,本官必然给蒋郎中留下重重一笔。”</p>
蒋明自是心动。</p>
但蒋明到底没忘记自己是谁的手下,探寻的目光,不由自主扫向尚书崔毅。</p>
苏润品级比他高,但也不能直接调动他。</p>
崔毅直言:</p>
“不必看本官,日后苏詹事的话,就是本官的意思,你们照办就是。”</p>
“切记,不可敷衍塞责,否则严惩不贷。”</p>
要是崔毅松口让他照办,蒋明觉得是天赐的机会。</p>
但这么一说,蒋明反而觉得危险:</p>
就算苏润是少詹事,也断没有在六部耀武扬威的道理。</p>
况且,前些日子,苏润当众怒骂平西侯的时候,他也不是没看见。</p>
若是他受苏润指派的消息传出,引得勋贵弹劾,就不妙了。</p>
崔尚书根基深固,苏詹事又是准驸马,他岂不是成了权力交锋的牺牲品?</p>
抱着这想法,蒋明犹犹豫豫道:</p>
“尚书大人,这不合规矩……苏詹事毕竟是太子府的……”</p>
蒋明吞吞吐吐,但意思很明白:</p>
苏润没有权利直接插手玻璃坊。</p>
本来苏润也需要一个出示令旨的机会。</p>
他从衣袖中摸出令旨,狐假虎威地开始宣旨:</p>
“……特命太子府少詹事苏润总理大炎经济诸务……皆以其令为行止……”</p>
众人接旨。</p>
待苏润话落,崔毅直接道:</p>
“苏詹事奉太子令旨而来,正四品以下官吏,皆可随意调动,各部均得配合,你奉旨办事便是!”</p>
不合规矩,但苏润手上拿着规矩,没什么不能做的。</p>
一道令旨,彻底免除了蒋明的后顾之忧:</p>
“请苏大人随意吩咐,下官无不遵令而行!”</p>
这就相当识相了。</p>
苏润不揽权,还讲究高效,故让蒋明带自己去了烧制玻璃的地方。</p>
相比于苏润他们第一次研制玻璃时,各种凑合。</p>
如今玻璃坊已经有自己的流水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