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p>
玉泉六子深夜不眠,秉烛夜读之事,就传遍了府学。</p>
倒不是葛兴嘴巴大,有意宣扬。</p>
但黑夜中,只有那么三间斋舍亮着灯,有眼的都能看见。</p>
众人平日都在学堂里,难得遇到些新鲜事。</p>
你一句我一句,苏润六人的事迹就传出去了。</p>
评论依旧是两极分化。</p>
觉得他们勤奋刻苦的有,但认为他们哗众取宠的也不少。</p>
部分久居黄字班,学业不进反退,岁末就要被赶出府学的学子,觉得六人是故意为之,只是做给夫子们看的。</p>
甚至还嫉妒地扬言:</p>
“有能耐就天天通宵达旦,可别过几日就坚持不下去,让人笑掉大牙!”</p>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p>
苏润六人竟真的每日如此,从不懈怠。</p>
无论学院有什么风言风语,他们都当没听到,只专注提升自身。</p>
上课时全神贯注,每每都抢第一排。</p>
下课就回斋舍读书,或者去听松阁请教。</p>
而且他们每日都会有新作的文章,交给教谕批阅。</p>
苏润调整了学习方法,题目大大减少,但难度却急速提高。</p>
原本一天能作五六篇文章,现在即便是苏润,也就勉勉强强完成两篇而已。</p>
交上去后,还可能被教谕批得一文不值。</p>
然众人却越挫越勇,撞了南墙也不放弃,反而头铁的顶着南墙往前走。</p>
在这种情况下,六人进境一日千里。</p>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p>
几乎所有的教谕,都在全力帮助他们提升。</p>
每隔两日,府学教授向维就会找授课夫子了解苏润六人的学习情况。</p>
甚至连他们作的文章,向维都过目了不少。</p>
这自然引来了教谕们的好奇。</p>
向维不敢说太子在上头盯着。</p>
只道上面有大官欣赏六人,交代这些教谕务必倾囊相授。</p>
因此,府学教谕也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配合他们学习,以期自己也能顺道入了大官之眼。</p>
这种情况下,府学中掀起了一股学习浪潮。</p>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夜读大军中。</p>
但绝大多数人往往坚持不到几日,就全都放弃。</p>
自此,苏润六人的风评,全部转为正面。</p>
</p>
十月廿八。</p>
月考前一日。</p>
在饭堂逛了三圈,都没看见苏润六人的向波,实在是好奇难耐。</p>
他带着打包好的好饭好菜,自己送上门来。</p>
饭点人来人往,喧闹扰人。</p>
向波从对面廊道过来,一眼就看到三扇大开的窗户里,六颗脑袋齐刷刷垂着。</p>
他走近了才看到,六人书案上放了点心和水壶。</p>
苏润就着水吃点心,眼睛专注地盯着书本,不时翻一页,然后提笔在纸上写写记记。</p>
“哟!都说玉泉六子勤勉不辍,看来是真的啊!”</p>
“你们都不去饭堂吃饭的吗?”</p>
向波眼中带着细碎的笑意,吊儿郎当的撑在苏润身前的窗框上,潇洒出声。</p>
闻言,苏润抽空看了向波一眼,言简意赅的回应:</p>
“难吃,不吃。”</p>
本以为第一日的饭菜就够难吃了。</p>
但他后面才发现:</p>
原来难吃是没有下限的。</p>
勉强了几日后,即便是司彦和叶卓然,都有些受不了了。</p>
苏润现在是宁愿吃土,都不会去吃那玩意的!</p>
司彦连头都没抬。</p>
其余四人听到声音,也只有张世分出了一丝眼神。</p>
见六人都用头顶对着自己,向波尴尬的摸了摸鼻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