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给靶子磕了个大的(1 / 2)

唐朝为了让各地刺史知道国家大事,特意创办了《开元杂报》。</p>

大炎继承前朝,也保留了这个习惯。</p>

每月,朝廷都会把大事写在一起,派驿使发往各府。</p>

青阳府衙里,就保存了大炎百年来的杂报,还有专门的小吏看守整理。</p>

别人想弄不容易。</p>

但苏丰毕竟是八品农官,悄悄抄一份,不在话下。</p>

“多谢清逸提点!”苏润端正作揖。</p>

其余人也高兴地道谢,只有向波哀怨道:</p>

“清逸,何故插兄弟两刀?”</p>

萧均依旧浅笑,不失君子风度:</p>

“子墨方才也不见口下留情,均不过一报还一报罢了。”</p>

向波不忿,纠缠着萧均走了。</p>

他把自己方才说过,陪苏润上课的话,全都吞进了肚子。</p>

而苏润也不在意。</p>

他带着司彦等人一起去了缃帙楼,借回不少书,打算恶补短板。</p>

</p>

《周礼·地官司徒·保氏》有言:“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p>

君子六艺也是府学学子必须修习的科目。</p>

新生入学第一年,每日第三堂课都是六艺。</p>

虽然平日不考这些,但若是不好好学,被教谕记下,那就会影响岁考成绩了。</p>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p>

如果本来就会的话,可以直接找教谕考试,考试通过就不用学习了。</p>

比如周年的射、御,萧均的乐和礼等,都是直接过的。</p>

不过苏润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实力,只能乖乖来上课。</p>

老生早就学过这些,来的多是新生。</p>

今日开的六艺课是射箭。</p>

教谕也是熟人,正是上堂课刚见过的张教谕。</p>

换上干练骑射服的张教谕,倒提长弓,踱步讲解:</p>

“射分白矢、参(can)连、剡(yan)注、襄尺、井仪五种射法。”</p>

“白矢,羽箭要贯穿靶子,露出箭头。”</p>

张教谕说着,挽弓搭箭,当场射穿了靶子,引得众人纷纷抚掌叫好。</p>

苏润和梁玉蠢蠢欲动,齐齐举起大弓。</p>

张教谕一个眼神扫来,两人顿时放下手臂,偃旗息鼓。</p>

“参连,要求先放一箭,后三箭连续射出,若连珠般。”</p>

“剡注要求瞄时短促,上箭即射,射则必中。”</p>

“襄尺即君臣同射之时,臣子当退一尺地以让君。”</p>

“井仪,四箭连贯,都要正中目标。”</p>

张教谕说完,也演示完毕。</p>

“你们可在白矢、参连、剡注、井仪中任学一种射法,学会即可。”</p>

张教谕让他们手持弓箭,一字排开。</p>

他手把手教导射箭,并将射箭要领讲解明白。</p>

之后就不管他们了,只让他们自行练习,下课前将想学的射法报给他即可。</p>

苏润终于等到了能大显身手的时候。</p>

他脑中幻想着自己千军之中,射敌眉心的壮烈之举,兴冲冲的拉弓射箭,用了全部的力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