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影的事但林淼愿意陪他一起猜想,就说:“不一定,哥儿闺女像爹,小汉子像小爹。”</p>
武宁就说:“那我要小哥儿和闺女,力气都和我一样大,脸长得像你好不好?”</p>
林淼闻言笑着微微抬起身子,亲了他一口,满足感叹道:“这哪里能指定着要的”</p>
若是能选,哥儿闺女小汉子哪个都行,他也想选宝宝能像宁宁,俊美的脸,漂亮的眼睛,勇敢可爱的性子</p>
随孩子想做什么,和宁宁一样自在快乐。</p>
“谁说不能?”武宁附在林淼耳边悄悄说:“小山家就是,他家哥儿闺女小汉子都有。”</p>
他说出秘诀:“数量多就全了!”</p>
林淼被他逗笑,搂着人就问:“这么多宝宝,那谁管?”</p>
武宁陷入沉思,月哥儿的宝宝阿爹和小爹也要管的,如果宝宝多,那可能管不过来。</p>
所以他就说:“阿爹啊!”</p>
阿娘总说“拿你们没办法”,她估计管不来,他爹能管大黄,能管花生,应当也能管宝宝吧?</p>
踩在水田里用撮箕铲泥的武阿叔打了一个大喷嚏,暗想这天也还好啊,难道年纪大容易受凉了?</p>
林淼起床后,夫夫俩也来水田帮忙。</p>
排尽水的养鱼水田确实有藏得深没抓到的稻花鱼,一家人齐心协力在田里摸了一遍,把剩下的鱼都捞了。</p>
武阿叔瞧着背篓的鱼,高兴道:“哎呀,没想到鱼卖完了还能再吃一顿。”</p>
稻花鱼的收益要分三成给林树家,武阿叔虽鲜少在村里活动,但也得知他们家艰难,想了想说:“这鱼分几条给那孩子尝尝吧!”</p>
林淼却想,这亩田有漏网之鱼,那家里养鱼那四亩估计也有,就说:“阿爹,这背篓的鱼咱们拿回山脚吃,小树家我另外在给。”</p>
宁宁喜欢吃辣椒香闷的稻花鱼,这半旬住在山脚,鱼就留在家吃吧。</p>
武阿叔自然说好。</p>
林淼两人赶去村西水田时,正巧遇到郑则一家在捞鱼。</p>
郑则,郑老爹,鲁康三人分散在两亩水田捞鱼,连周爹和孟辛都提着背篓四处走动装鱼。</p>
只有周舟一人蔫巴巴坐在草棚里。</p>
草棚能遮阳挡风,卖完鱼后郑老爹也没拆掉。</p>
武宁站在田埂两头看看,疑惑问道:“弟弟这是怎么了?”</p>
郑则闻言直起身子朝草棚看了一眼,笑笑没说话。</p>
站在他身边一起合力堵鱼的鲁康老实说:“周舟哥踩在淤泥里没站稳,摔了一屁股墩。”</p>
边上的孟辛不高兴地把背篓一放:“你别说话。”</p>
意识到自己说漏嘴的鲁康想挠头,抬手才发现自己满手泥巴。</p>
武宁先是“啊”一声,反应过来后品出点意思,嘿嘿一笑跑到草棚围着人转悠,表情逗趣:“弟弟,真摔啦?”</p>
“疼不疼?怎么就踩不稳呢?屁股我瞧瞧。”</p>
周舟怀疑宁宁前面的问题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目的。</p>
摔泥里本就丢脸的,鱼也一直没铲到,他就很泄气,于是捂紧屁股说:“才不给你看,坏宁宁。”</p>
“看看嘛,看看嘛,是不是有好大一个印?我不笑话你。”</p>
上山下田都挺顺溜的武宁好奇,怎么会在水田里踩不稳呢,弟弟越不给看他就也越想看,两人正闹着呢,有人寻来了。</p>
“粥粥!宁宁!”月哥儿提着背篓朝人喊道,他走到两人身边:“你俩干嘛呢,走吧,捞鱼去。”</p>
武宁嘴快:“弟弟摔泥里了!”</p>
“我只是滑了一下!我都用手撑着了”周舟好面地反驳,他想着反正两人又没瞧见,什么说法都成立</p>
月哥儿瞧出粥粥有些蔫巴,就把手里的背篓交给宁宁:“快去捞鱼吧,石头要捞没了。”</p>
武宁抬眼望自家水田望去,兄弟俩已经下田,他果然拿过背篓就跑:“我也要捞!”</p>
月哥儿回头笑道:“走,我也捞不到鱼,咱们去捡摸田螺吧!”</p>
虽然稻谷还没割,但现在田里排水,摸田螺容易些。想到去年摸螺的成就感,周舟立马来了力气,也不怕屁股丢人了:“走!”</p>
等一行人满载离开村西,走在人群后面的武宁不忘寻找弟弟身影,果然!哈哈哈两个好大的泥印!</p>
收到稻花鱼的小树高兴谢过阿水哥,他得知鱼是他家租种的水田分的,就没拒绝。</p>
小孩抱着鱼篓兴奋往家跑,进了院就喊:“阿娘,来看!”</p>
“鱼养着熬汤喝好吗?”小树把鱼装到木盆里养着,七八只巴掌大的鱼在盆里游动,“明早我去有田婶子那儿买豆腐!”</p>
方素走进厨房蹲下和儿子一起看,惊讶道:“给了咱这么多只吗?”</p>
“鱼篓是阿水哥的,我没仔细瞧里头有多少只。”</p>
藏在水田淤泥里的鱼都不大,林淼想着先前捞大鱼卖时没给他们家送去尝尝,现下田里剩下的也不多,便多给些。</p>
每次家里有鱼吃,小树总想要熬汤喝,他听村里长辈说补身子就是熬汤才有用,阿娘身子弱,要多喝汤。</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方素自然同意。</p>
鱼汤做得简单,放了豆腐和青菜叶子,撒点盐就鲜美无比,娘俩各自喝了一碗,浑身热乎起来。</p>
小孩体热,喝了汤立马冒汗了,方素脸色仍是没什么变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