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哥,这位就是神医孙思邈。孙道长,这位就是粮儿的岳父,县学的孙教谕。”</p>
两人相互问好寒暄,孙思邈的名声实在太大,大到满大唐无人不知。</p>
今天同样是长辈一桌,葛明、葛粮、孙韬还有秦军几个晚辈一桌,孙韬入座之后葛粮赶紧介绍秦军给孙韬认识,至于母亲和姑姑就在里屋的一桌上。</p>
虽然秋天的晚上已经比较凉,但是为了赏月还专门把门窗全部打开,有些骚包,但是葛明居然比较喜欢这种调调。</p>
仆人先是送上热茶,然后宴席就开始了。葛明对今天的饭食依旧比较期待,相信张春来会做的很好。</p>
等到一道道菜上来之后,至少葛明觉得非常称心。主要以各种凉菜为主,这才比较适合喝酒赏月的吃食。</p>
凉拌猪耳朵,没吃过的完全看不出来是什么。葛明更喜欢的还是猪心和猪舌,蘸上一点蒜蓉蘸水,一个人就能消灭一大盘子。</p>
压肉是必须的,这是葛家招待客人的保留菜式。</p>
还有烤到焦黄的羊肉,虽然少了灵魂孜然,但是反正这些人也没吃过孜然。这种香料怕是价格不低,而且估计只有长安、洛阳这些地方才能买到。不过加上了一点其他香料粉,至少聊胜于无。</p>
凉拌腐竹,虽然后世比较常见,此时吃过的人还真不多。葛明知道孙思邈最喜欢吃这道菜,所以肯定是必须有的。</p>
等到上了不少凉菜,福伯这才开始倒酒。今天的酒不是葛家的烈酒,而是用了淡淡的米酒代替。</p>
孙教谕上次喝酒烈酒之后念念不忘。</p>
“葛明府,今天为何不是烈酒?”</p>
没等葛三爷说话,葛明就笑着说到:“白酒太烈,怕是还没赏月就对影成三人了。”</p>
孙教谕一听笑着说到:“对影成三人?好句啊好句,贤侄不喝酒,但已知酒醉的精髓了,哈哈哈哈。”</p>
葛明尴尬一笑,这时候就想抽自己了,让你话多?不知道坏人和好人都是死于话多吗?到时候让你作诗你怎么办?明月几时有?花间一壶酒?这哪里是小屁孩子能够做得出来的?</p>
葛三爷赶紧见状说到:“来来来,孙老哥,孙神医,咱们先喝上一杯。”说完一饮而尽,这些日子葛三爷喝惯了烈酒,对于淡淡的米酒喝起来就更加豪爽了,如同喝水一般。</p>
孙思邈不喜欢烈酒,米酒还是能够喝上一点的。孙教谕其实也是酒中高手,葛明上次就看出来了,所以同样是一饮而尽。</p>
葛三爷哈哈大笑,招呼两个孙老头吃菜。</p>
“孙老哥,感觉味道如何?”</p>
孙教谕笑着说到:“葛家的饭食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惭愧的很,居然不知道吃的到底是何物。”</p>
葛三爷笑着说到:“我家明儿常说,把普通的东西做的美味,这就是神奇。其实都是简单的东西,猪耳朵、猪舌、猪心而已。”</p>
孙教谕笑着说到:“手段的确神奇,没想到如此美味,用来下酒真是太对胃口了。”</p>
葛明这桌上小哥四个,吃饭就更不会客气了。除了葛明全都是能吃的年纪,虽然不让饮酒,但是葛粮毫无怨言,不喝酒还能多吃一点菜不是。</p>
秦军依然是吃饭不要命的性子,以至于他面前的菜是别人的几倍,看来张春来也知道表少爷能吃。</p>
孙韬有姐夫照顾,更是不会客气。只是葛仓身体还没康复,不能出来见人,略微有些遗憾。不过好吃的东西全都送了过去,有下人伺候着吃也未必感觉孤单。</p>
喝着小酒吃着凉菜,等到月亮爬上了高空,就到了赏月的最好时机了。大唐没有环境污染,让葛明觉得月亮格外的皎洁明亮。</p>
自己在前世每天奔波,说起来叫做披星戴月,但是从没时间好好抬头看看星月了。</p>
到了月光最美的时候,哪能不吃月饼呢?这时候仆人端上来了月饼,放到了个人面前,有浆皮和毛皮的,每样都有三个。一定是荣婶做了不同馅料的月饼,一猜就知道是豆沙、枣泥、栗子几种。</p>
福伯此时清了清喉咙,开口介绍到:“诸位贵客,这个饼子是葛家前些日子才做出来的,叫做月饼,专门为了这次中秋家宴,象征着团团圆圆,请贵客品尝。”</p>
于是仆人手拿竹刀,把两种月饼切成几份,方便客人取食。这要是一整块拿起来咬着吃,就少了不少情趣,过于粗俗了些。</p>
竹刀还是专门做出来的,小巧而且精致,当然还有木头做的小叉子,绝对不能用手拿着吃,失了礼仪。</p>
孙思邈和孙教谕用小叉子插上一块浆皮月饼,入口之后顿时觉得香甜无比。其实葛明不用问味道如何,糖加油古人哪里有不喜欢吃的道理?</p>
秦军这货就有些夸张了,那天做出来月饼之后拿了一点给秦军,得到的回复是早知道不吃饭了。此时看到自己面前放了不少月饼,一手拿一个毛皮,一手拿一个浆皮,轮着往嘴里送,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的说着“好吃”。</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