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走到自己刚才的桌子前,摇着脑袋开始作诗。</p>
房前明月光,</p>
疑是地上霜。</p>
抬头望明月,</p>
团饼已吃光。</p>
说完还指了指自己的这张桌子。</p>
众人一听,再一看,又是哈哈大笑,就见葛明桌子上的月饼已经被葛粮、孙韬和秦军分食的干干净净。</p>
长辈们大笑,葛粮和孙韬都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只有秦军在那里傻笑。</p>
孙思邈笑着说到:“确实合辙押韵了,哈哈哈,小子狡黠了些。”</p>
一首歪诗过后,气氛又热烈了不少。仆人看到葛明这桌的月饼已经吃完,又端上了一些。不怕客人吃不下,就怕客人吃不饱。</p>
月光皎洁,只是天色越来越晚时,就更显得有些凉了。</p>
这时候总算上了热菜,只是简单的家常小炒而已,每人还有一碗热汤暖暖身子。葛明最喜欢吃的是黄瓜炒肉片,这可不是嫩黄瓜,而是秋天最后的老黄瓜,里面的籽挖出来晒干来年做种。</p>
老黄瓜直接吃有点酸味,但是去皮切片跟鸡肉片一起炒,会非常鲜嫩水灵。别看黄瓜极为常见,老黄瓜吃过的人就不多了,黄瓜黄瓜,老了才会变成黄色。</p>
等到众人饭食用的差不多了,最后一人再来上一小碗金丝面,中秋家宴就基本结束了。</p>
孙教谕和孙韬走时,葛三爷专门让人准备了几个食盒,里面装满了月饼。虽然早就到了宵禁的时候,但是对葛明没一点影响,让葛粮带着几个下人把人送回去也就是了。</p>
葛明陪着葛粮把人送到大门,然后再跟孙思邈问个安,又回到了宴会的地方。直接进了里屋,看到母亲和姑姑还在聊天,葛明上前给母亲和姑母施礼。</p>
葛氏看到葛明就说道:“小明儿,赶紧过来坐,这月饼确实好吃。”</p>
葛明落座后笑着说到:“姑姑喜欢吃就多吃一些,月饼主要是吃馅料,以后还可以再弄点其他馅的,换着花样吃。什么鸡蛋、肉全都可以放进去。”</p>
刘氏笑着说道:“明儿不要胡闹,那还怎么吃?”后世的月饼本来就分甜和咸,粽子也是,连豆腐脑都是。</p>
。。。</p>
葛粮的婚礼就定在八月二十八,还是袁老道当时给看的日子,说这天成婚保证夫妻和睦,子孙绵绵。对此葛明是不太相信的,夫妻能不能和睦跟两人的性格有关,更重要的是总会有一个人付出更多一些,当然这是后世的夫妻相处之道,用在古代好像就不太合适了。</p>
古代没有渣男的说法,尤其是有身份的男人。正房夫人还要帮着男人纳妾,不然还要得个妒妇的名声。这是个什么破时代啊?但是葛明居然很喜欢。</p>
秋风渐起,早晚变得越来越凉,连秦军都不再追着葛明要冰沙吃。</p>
距离葛粮婚礼还有三天时间,府里人员几乎全都被抽调到了酒楼,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p>
刘氏忙的经常见不到人,福伯忙的脚不沾地,张春来忙的没工夫休息,只有葛明非常清闲。这是家里的大事,葛明一个娃子自然是帮不上忙的。</p>
府里没多少人,倒也落得清闲。跟孙思邈读读书,跟傻表哥做做游戏,下下棋。至于斗兽棋,老戴早就让人送到了府里,果然是老戴出品的,做得精致无比,葛明等人每天都要玩上几盘。</p>
葛明、丁香、小丫、秦军、若云正在葛明的小院下棋,有下人匆匆跑进了院子,看到葛明连施礼都忘了。</p>
“小郎君,小郎君,袁道长回来了。”</p>
葛明赶紧放下棋子站了起来,急吼吼的问道:“袁先生回来了?人在哪里?”</p>
下人说到:“袁道长派人送来了信,此刻正在码头。”</p>
葛明心中狂喜,袁老道啊袁老道,总算是回来了。</p>
葛明激动的说到:“那还等什么?还不安排人送本小郎君去码头?”</p>
下人这才匆匆忙忙的跑了出去,一会工夫来了一个汉子,原来还是刘义。</p>
葛明笑着说到:“原来是刘叔,那就辛苦刘叔了。”只是葛明心里在嘀咕,这个家伙居然跟母亲同姓,而且平常都见不到人,总是神神秘秘的。</p>
刘义赶紧拱手,说到:“小郎君太抬举了,小人可不敢当。”</p>
葛明说到:“刘叔,咱们走吧。”</p>
刘义带着葛明到了院子的二进,东边是孙思邈和袁老道住的院子,西边也是一片院子和厢房,葛明只知道是家里护卫住的,但是从来没进去过。</p>
刘义让葛明在外面等着,进了院子牵出来一匹马,先把葛明扶上马,然后才牵着马出了府。</p>
出了府门,刘义一个翻身就上了马,口中一声“驾”马儿就飞跑起来,从北大街往东直奔东门。</p>
还好距离不算远,不然葛明要被颠散架不可,速度越快减震越差,实在过于颠簸。</p>
码头可比上次葛明来的时候人多了很多,看来秋收之后大家手里可能有了一点小钱,也出来买买东西,走走亲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