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六日的生产物流部,空气里像掺了沙,连平时轻快的卷帘门升降声都透着沉。三号仓库的货架依旧整齐,可林阳指尖划过《发货监装核对表》时,总觉得那纸页上的“催化剂”三个字,比平时重了不少。五一假期的计划还在手机里躺着——晓雯查好的西郊公园晚樱路线,母亲念叨着要带的折叠凳,可眼下这突然集结的调查队伍,让那些粉色的期待瞬间蒙上了灰。</p>
““阳哥,你看看我这盘点表有没有问题呀?”小马抱着厚厚的账本,快步走到林阳面前,然后小心翼翼地把账本递了过去。他的笔尖还夹着一张奶糖纸,随着他的动作,奶糖纸也轻轻地晃动了一下。</p>
这张奶糖纸是早上李娜塞给他的,当时李娜笑嘻嘻地对他说:“吃点甜的,这样能让人少出错哦!”小马觉得李娜说得有道理,于是就把奶糖纸夹在了笔尖上,希望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好运。</p>
林阳接过账本,他的目光并没有立刻落在那些数字上,而是先落在了“三月十五日”那一行记录上。不知为何,当他看到这个日期时,心脏突然像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猛地一缩。</p>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开始查看账本上的数字。经过一番快速的扫视,他发现这些数字与系统中的数据是一致的,并没有什么明显的错误。</p>
然而,林阳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点头表示认可,而是沉默了片刻,然后对小马说:“你再仔细核对一遍‘形态’栏,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p>
小马愣了一下,低头看账本:“形态?催化剂不都是粉末吗?”</p>
“以前是,这次不一样。”林阳的声音有些发涩,他突然想起陈师傅退休前拉着他的手说的话:“外贸仓的货,光看批号和名称不行,入库要摸,装车要查——粉末是细滑的,颗粒是带糙感的,万一混了,发出去就是大事。”可三月十五日那天,他满脑子都是icu里的母亲,早把这话抛到了脑后。</p>
正说着,仓库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董姐走在最前面,脸色比平时严肃;后面跟着王主管,平时爱敞着的西装领口今天系得紧紧的,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手里的文件夹边缘都被捏得发皱。质检部的小刘跟在最后,抱着个黑色档案袋,看见林阳时,偷偷递了个“大事不好”的眼神。</p>
“所有人到仓库中间集合!”王主管的声音劈碎了仓库的安静,“现在追溯一批催化剂的问题,从生产到发货,每一步都要查清楚!谁都不许请假!”</p>
同事们放下工具,互相递着眼色。林阳攥紧了手里的账本,指尖冰凉——他预感到,这次的问题,可能比想象中更复杂。</p>
调查队伍先去了生产车间。林阳跟着走,脚步虚浮。生产记录上写着“催化剂(粉/颗粒各500kg)”,批号都是“cat-2024-0315”,名称栏统一标着“工业催化剂”,质检员的签字也没缺。可当小刘掀开留样箱时,所有人都愣住了:里面一半是细白粉末,一半是浅黄颗粒,摸起来手感天差地别。</p>
“这怎么回事?”王主管的声音瞬间拔高,“生产记录写着粉和颗粒分开包装,怎么留样里混着?”</p>
生产车间的张主任脸色发白,赶紧喊来当时的包装工人。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搓着手,声音发颤:“当时包装的时候,看批号和名称都一样,就以为是一种货……唛头上有英文,我也看不懂,缠膜的时候就都堆一块儿了,没区分粉和颗粒。”</p>
林阳的脑子“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砸中。他突然想起三月十五日入库那天,母亲刚进icu的第三天,他早上五点去医院送完早饭,赶回来接小马的班。当时催化剂堆在货位前,他扫了眼批号和名称,跟订单对得上,就签字入库了——陈师傅教过他,“入库要上手摸,粉和颗粒一摸就知道”,可那天他满脑子都是母亲的监护仪数据,连箱子都没碰一下。</p>
“林阳,你入库的时候没发现问题?”王主管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带着质问。</p>
林阳的喉结动了动,声音沙哑:“那天……我妈在icu,我心思没在工作上,没摸箱子,只核对了批号和名称。”</p>
“装车的时候呢?”王主管追问,“装车总要搬箱子,就没发现手感不一样?”</p>
林阳闭了闭眼,那天装车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叉车师傅把箱子堆到车上,他站在旁边盯数,心里想着医院的电话会不会随时打来,小马递给他的单据都没仔细看,更别说去摸箱子了。“装车的时候也没摸……是我的疏忽。”</p>
旁边的小马突然开口:“王主管,这事儿也有我的责任!阳哥那几天跑医院,有时候不在单位,我也没去查过这批货,没发现粉和颗粒混了!”</p>
王主管沉默不语,不过他那原本紧绷着的脸色却稍稍放松了一些。董姐见状,连忙抓住这个机会,赶紧出来打圆场:“王主管啊,您别生气。这次出问题主要还是因为生产那边的包装工人没有区分清楚,这才是关键所在啊。而且林阳和小马也都是因为家里有些事情分心了,所以才会疏忽大意。现在当务之急呢,是赶紧想办法解决客户那边的问题,而不是在这里追究责任呀。”</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没过多久,调查结果就出来了。原来,问题出在生产环节和物流环节。在生产端,由于粉和颗粒被混装在一起,而包装工人又看不懂唛头英文,所以没有进行区分。而在物流端,林阳在入库和装车时都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上手检查,小马也没有进行补查,就这样,三方共同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发生。</p>
王主管拿着调查结果去总部汇报了情况,回来的时候,他的脸色明显好了许多。他对林阳和小马说:“老板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他说客户那边已经同意我们重新生产并补货。至于责任方面嘛,生产车间会被罚款,而你们俩呢,需要写一份检讨书,并且扣除一个月的绩效。不过,如果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可就直接开除了哦。”</p>
听到这个处理结果,林阳和小马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而,林阳的心里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轻松,他暗自琢磨着一些其他的事情。</p>
当天晚上,两人留在仓库整理检讨材料。小马趴在桌上写,笔却总停住:“阳哥,其实主要责任在我,你那几天家里有事,我应该多查几遍的。检讨我来写,绩效扣我的。”</p>
林阳把手里的笔放下,摇了摇头:“算了,还是我来扛。你下个月就要结婚了,刚成家就扣绩效、写检讨,娜姐会担心,万一影响后续发展怎么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