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陆承安传法给两位真传弟子之后一个月,两人双双入门,提炼出了第一缕浩然正气。
有了浩然正气的加持,两人领悟经义的速度和能力更把其他人甩在身后了。
原本陆承安以为赵云缨和陈钦笃或许会按照这样的路子一步步稳扎稳打的走下去,谁知期间却出现偏差。
那是一个寻常的清晨,陆承安如往常一样天还未亮便起床了。
望着潺潺而流的龙泉河水和岸边随风轻摇的翠竹,不觉有感而发,召唤出湛卢剑在竹林间练了一套基础剑法。
他的剑道修为虽然不高,就算靠着湛卢剑这般先天宝物也只有六品境界。
但毕竟有一品大成的文道修为,所谓一法通万法,彼此也有相通之处。
所以陆承安的剑法之中自然而然的就蕴含有磅礴的浩然真意。
令他的剑法拥有某种寻常剑修所不具备的特性。
也正是因为这股特性,令不远处恰巧看到这一幕的陈钦笃一下子被带入了某种境地。
这一切确实是机缘巧合,若早几日,陈钦笃尚未文道入门,那他就无法感受到那股浩然真意。
但若他的修为太高,陆承安的剑意又尚且羸弱,便也无法影响到他。
所以此时、此地、此人,所有条件刚刚好,这才让陈钦笃一下子沉入进去。
不仅如此,他顺手抄起一旁的竹枝,开始跟着陆承安那一招一式的剑法舞动起来。
一开始只是杂乱不堪断断续续的模仿,但随着渐渐深入,那一招一式的基础剑法竟然愈发的纯熟。
不仅如此,陈钦笃神庭紫府中那几缕尚未入品的浩然正气也自然而然地与他剑法相合,竟也让他的剑法之中多出了一缕浩然真意。
察觉到这一点的陆承安心中也不免有些惊讶。
看来自己这位弟子应该是更适合剑道才对。
想到这里,陆承安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这么久以来,他收的所有弟子都是跟着他修行文道浩然正气,这个思路是不是有些窄了?
所谓因材施教,作为他的弟子,在读书之余是不是应该按照他们各自擅长的路数去选择修行方式?
比如现在的陈钦笃,荡魔山的叶凡。
“看来倒是需要给他找一把好剑...”
既然陈钦笃有剑道天赋,作为先生,陆承安自然不能放任其白白浪费。
就北齐而言,最好的剑当然首推万剑山。
据说万剑山有个规矩,天下人但凡想要入剑道为剑修者,皆可上万剑山求剑。
只要能闯过万剑山设置的几个关卡,万剑山便允许其进入藏剑峰选剑,只要能令飞剑认主,就算是先天剑胚也允许让挑战者带走。
既然有这个规矩,陈钦笃说不定到时候也能去试试看。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为其打下剑法基础才行。
当初离开天都城的时候天元剑宗的小公主慕云舒曾送给他一篇天元剑宗独有的养剑秘法,这篇秘法乃是天元剑宗所有,未经过允许陆承安自然不会私自传授给陈钦笃。
但现在的他毕竟见识不凡,有文道基础在,他完全可以借助他山之石创造出适合陈钦笃修行的剑道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