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三年的奉天殿,天幕流光闪烁,将崇祯初年辽东的危局与人事纷争清晰地展现在洪武君臣面前。
【天幕直播:袁崇焕走马上任之后,很快便遭遇了一个极为棘手且亟待解决的难题——那就是该如何妥善地处理东江总兵毛文龙这一人物。】
开场一句话,就让朱元璋皱起了眉头。“难题?”他哼了一声,“都是大明的官,都是给朝廷办差,有什么难处理的?除非……”除非这人本身就成了问题。
【毛文龙自天启元年(公元1622年)起始,便以朝鲜半岛西北部的皮岛作为核心据点,构建起了一道严密坚实的海上防线。这条防线犹如铜墙铁壁一般,死死地锁住了后金海上的道路,给敌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与阻碍。不仅如此,毛文龙手中亦持有象征无上权力的尚方宝剑,由此可见朝廷对其之重视程度非同小可。】
看到这里,徐达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以孤岛为基,深入虏后,袭扰牵制,使其腹背受敌!此乃奇兵也!虽不如正面战场煌煌大气,但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这毛文龙,是个人才!”
朱元璋也微微颔首:“是个敢打敢拼的角色。像咱当年的老兄弟,有一股子不要命的悍勇之气。有他在东江,皇太极睡觉都得睁一只眼。”
然而,天幕接下来的内容急转直下。
【然而时过境迁,到了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年末之际,袁崇焕上书提议将原先始于山东登州(现今山东省蓬莱市)的东江运输通道予以更改,转而从山海关起始运输,并且在觉华岛上更换船只继续运送物资。此外,所有出海的海船都必须先前往督师衙门登记备案获得许可后方可扬帆起航。同时,还专门设立了东江饷司一职,负责严格核查军费及钱粮的使用情况。袁崇焕的这一系列举措最终均得到了崇祯皇帝的首肯与批准。
其实明眼人都能瞧得出来,袁崇焕之所以这般行事,其真正意图在于牢牢掌控住辽东半岛沿海地区的航运权以及制海权,使其尽数归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与此同时,他更是企图借助垄断登莱、天津等地的运输船只这一手段,全面禁止当地的商业贸易活动。如此一来,便能轻而易举地截断东江镇的物资供应渠道以及经济来源命脉,从而迫使毛文龙乖乖屈服顺从。】
“嘶……”李善长倒吸一口凉气,“袁督师这手……是阳谋,更是狠招!直接掐住了东江镇的命脉。这是要收权,而且要收得彻底!”
冯胜沉吟道:“统一事权,防止粮饷资敌,道理上是说得通的。但这手段……未免太急太烈了些。”
【毛文龙对于袁崇焕更改行军路线一事感到极度愤怒和不满,他认为这一决策简直就是舍近求远、避易就难,完全不符合常理。于是乎,崇祯二年三月十三日,毛文龙也同样上书朝廷,对袁崇焕此举提出强烈的抗议。】
“看!反弹来了吧!”蓝玉一拍大腿,似乎早有预料,“这毛文龙岂是肯轻易就范的主?卡他粮草,如同要他的命!”
【就在同一个月里,袁崇焕派遣手下大将徐琏押送大量的火炮以及各种军事器械给毛文龙,并详细地向他解释了之所以要改变行军路线的缘由。同时,袁崇焕还与毛文龙相约在大海之上会面详谈。然而,当徐琏抵达毛文龙所在之处时,迎接他的却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怒骂。尽管如此,毛文龙最终还是派出了都司熊万祥跟随徐琏一同返回,双方商定于旅顺海域北部的汛口碰面。
可是谁能想到呢?毛文龙竟然打着索要军饷的旗号,擅自率领军队前往登州,这一举动瞬间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紧接着,毛文龙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宁远,请求袁崇焕能够在宁远的督师衙门与其相见。此时,已经出海准备与毛文龙会面的袁崇焕得知此消息后,不得不迅速调转船头,疾驰回宁远。】
“胡闹!岂有此理!”耿炳文看不下去了,他是守城名将,最重规矩,“纵然有理,岂可擅离防区,以兵索饷?此乃大忌!视朝廷法度为何物?这毛文龙,已近军阀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