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筹备(1 / 2)

中粮物流部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尽管办公室主任说了很多次办公室内要禁烟,但老刘思考时总忍不住点上一支。</p>

墙上挂满了埃塞俄比亚的交通地图和港口泊位图。老刘、他的副手小马,还有两位资深物流规划师正对着一张大表格争论不休。</p>

“埃塞铁路公司(erc)的报价是每吨10,080比尔(1 人民币 ≈ 202275 埃塞俄比亚比尔),但要求最低保证运量10万吨/年,否则价格上浮15。”小马指着黑板上的数字,“吉布提港的散粮装卸费,谈到了180美元/吨,但优先靠泊权还得单独谈,那又是笔费用。”</p>

“全程公路方案呢?”老刘皱着眉头问。</p>

“更贵!”另一位规划师摇头,“从绍阿到吉布提,800公里,路况一般,卡车损耗大,雨季还经常断道。综合算下来,每吨成本比‘公铁联运’高出22!而且运力极不稳定。”</p>

老刘猛吸了一口烟,在烟雾中眯着眼:“不能只看报价。erc的车皮可靠性怎么样?周转时间能保证吗?”</p>

“这就是关键!”小马调出另一组数据,“我们通过渠道了解了他们过去一年的准点率,只有75。尤其是雨季(6-9月),平均延误超过48小时。延误意味着港口滞期费!那钱如流水!”</p>

老刘立刻抓住重点:“所以,模型里必须把滞期风险成本算进去!按概率加权。还有,备用方案呢?总不能一棵树上吊死。”</p>

“做了!”小马显然早有准备,“我们联系了三家当地的公路运输公司,谈好了雨季铁路出问题时的应急运价。虽然贵,但能保通。这部分‘保险费’也得计入总成本。”</p>

老刘最终拍板:“好!那就以‘公铁联运’为主方案,但成本模型里必须包含三部分:1 铁路基准运价;2 加权后的雨季延误风险成本;3 公路应急方案的备用预算。拿着这个再去和erc谈,告诉他们,如果能承诺更高的准点率或提供延误赔偿条款,我们愿意适当提高基准运价。我们要的是总成本最优和供应链可靠,不是单一环节的最低价。”</p>

另一边的人才选拔中,援外除了一些部里的老同志,还要找一些年轻的新生力量,在一个布置成简易面试间的会议室里,负责人事工作的孙姐和农业部的资深技师老周师傅,正在给报名的人员面试,这次很多年轻的新生力量都报名参与。</p>

孙姐翻看着小王的简历:“专业能力没问题,老周师傅考核过了。英语口语也勉强算过了。小王,你要加强口语能力,虽然你专业很硬,但是翻译有限,到时候你自己的培训沟通能力就很重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