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扎实的可行性方案(1 / 2)

考察团带着丰硕的成果和清晰的路线图返回北京。倒时差的疲惫还未完全消散,各小组就已经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将考察期间的初步判断转化为扎实的可行性方案。</p>

北京的晨光透过会议室百叶窗,在长条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倒时差的疲惫还挂在每个人脸上,但眼神中却跳动着紧迫的火焰。</p>

李振邦站在白板前,敲了敲板面,让略显嘈杂的会议室安静下来。</p>

“同志们,兴奋劲儿先收一收。咱们在埃塞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现在都得变成算得清、看得懂的数字。”他目光扫过全场,“我宣布,‘绍阿项目精算小组’现在正式成立。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用两周时间,把‘可能’和‘大概’,变成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可行性报告!”</p>

他迅速点将:“中粮战略部的王经理,你负责牵头总成本建模;方教授,请您团队全力配合,把技术方案‘翻译’成成本和预算;德勤的张顾问,法律和税务层面的合规成本测算交给你们;还有物流的老刘,运输方案和报价,我要最实在的数!”</p>

小会议室里,方稷的博士生徐明正对着数据发愁,面前是老师团队精心制定的《绍阿地区土壤改良技术方案》,满篇都是“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5吨”、“播种箭筈豌豆绿肥”、“ph值调节至65-70”</p>

中粮的王经理坐在他对面,眉头拧成了疙瘩:“小徐博士,您这‘3-5吨’到底是3吨还是5吨?这成本差出去快一倍了!还有这‘腐熟有机肥’,在埃塞当地是什么价?是我们从国内运过去,还是在当地堆肥?运输、人工、机械损耗这些成本都得算进去啊!”</p>

徐明有点窘迫,推了推眼镜:“这个王经理,我们之前主要考虑的是技术效果”</p>

“我明白,”王经理经验老到,语气缓和但态度坚决,“技术效果是根本。但现在咱们得帮公司算账,帮国家算账。请您务必帮我搞清楚,达到您方案里说的‘显着改善地力’这个效果,最低的、可靠的投入阈值是多少?我们需要一个确数。”</p>

方稷正好走进来,听到对话,他拍了拍徐明的肩膀:“王经理问得对。科研可以有一个范围,但工程必须有一个准数。”他拿起笔,在白板上边写边说:“根据我们过去的试验数据,在绍阿那种基础条件下,每公顷4吨有机肥是一个关键阈值。低于这个数,效果不稳;高于5吨,效益递减。就按45吨这个中间偏保守的值来算。来源嘛,”他转向王经理,“初步调研显示,当地牛羊粪资源丰富,但腐熟程度不够。我建议采取‘本地采购原料+技术指导堆肥’的模式,比完全进口能节省至少30的成本。具体的堆肥场地、人工、翻堆机械的成本,我的团队今天下班前给你一个详细清单。”</p>

王经理立刻笑了:“太好了!方教授,有您这话我就有底了!要的就是这个!”他马上在笔记本上记下“有机肥:45吨/公顷,本地堆肥模式”,然后追问道:“那翻堆需要什么型号的拖拉机?作业几遍?每遍油耗和工时多少?”</p>

方稷愣了一下,随即也笑了,对徐明说:“看到没?这就是工业级的思维。学吧。”他立刻叫来团队的机械专家,现场和王经理对接起来。</p>

另一边,物流老刘正对着地图和运输报价单骂娘:“吉布提港这帮家伙,看到是粮食这种大宗货,报价又他妈的涨了!还有这莫焦-吉布提铁路,说是天天发车,但咱们的货到了能不能优先安排车皮?这都是成本!”</p>

德勤的张顾问冷静地推过来一份文件:“刘总,我查了埃塞的最新投资规定和关税细则。如果我们注册的合资公司,业务范围包含‘农产品出口’,并且满足一定的本地采购和雇佣比例,可以申请物流补贴和出口关税减免。这笔钱,得算进我们的模型里,是正向收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