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已深,赵轩兄弟几人在外皆有府邸,饭后便一同离去。三人来到齐王府,彻夜商讨。次日清晨,几辆装载银两的马车分别从鲁王府、晋王府驶向齐王府。</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早朝过后,赵匡胤召集魏国公林枫、信国公陆修、韩国公陈煜、诚意伯孙昱及程渊等人齐聚内廷会议室。</p>
“诸位,昨日齐王虽稍显冲动,但他提出的问题确实值得重视。”</p>
“皇族的供养制度亟需改革,否则我们的大宋,恐难比肩前朝。诸位有何见解?”</p>
见众人沉默,赵匡胤叹了口气:“陈煜,你有何良策?”</p>
“陛下,此事仓促,臣昨日也思考良久,恐需召集三省官员共商。不过,伯昱兄乃当世智者,想必已有良策吧?”</p>
“不敢,只是皇族俸禄之事颇为复杂,还需陛下定夺。”</p>
“让你们出谋划策,最终决定自然由朕来做。”</p>
“如今皇室开支庞大,若如齐王所言,国库恐难以为继。臣有一计,但恐引发皇室子弟不满,不敢轻言。”</p>
“今日言无不尽,朕保证你们的言论不会外泄。”</p>
“遵命,微臣建议由嫡长子承袭爵位,逐代递减,六代而止,其余子孙可选仕途或从军。若有不妥,请陛下治罪。”言罢,沈策立刻跪伏在地,其他人也紧张不已。</p>
“沈策,你这是想给朕的子孙来个‘分权之计’啊。”</p>
第四章 正统之谕</p>
“微臣,罪该万死。”沈策再次叩拜。</p>
此时,李隆基眼神深邃,似乎在沉思。室内,唯有李隆基手中玉佩轻击掌心之声,显得格外清晰。</p>
不知何时,李弘缓缓开口:“我有个提议,诸位听听看。”</p>
“皇室成员的供养,不再由国家财政承担,而是改由朕的私人库房负责。”李弘话未说完,户部侍郎林浩已抢先称赞:“陛下高见!”</p>
李弘瞪了林浩一眼,继续说道:“爵位依旧,由嫡长子继承,但供养只延续一代。”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却无人敢于置喙。“其余子孙可通过科举、从军、经商或务农自谋出路。另外,设立皇家商行,由宗室成员管理,商行盈利归入私库,用于供养皇室。你们觉得如何?”</p>
李弘说完,众人面面相觑。齐国公陈明率先发言:“陛下此策甚妙,但设立皇家商行恐会引发争议。”</p>
“朕的子孙都不再依赖国家供养,谁还有资格反对?有异议者,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李弘霸气外露,一票否决,反对者或将面临严惩。</p>
“陛下英明,微臣等遵命。”</p>
见众人无异议,李弘道:“此计乃齐王所献,苏策,你的想法与齐王不谋而合。你便去协助齐王,朕封齐王为宗人府令,封你为宗人府监察使,协助齐王推行新供养制度,并监督皇室成员,勿使他们违法害民。”</p>
听完李弘的话,苏策一脸错愕,心中暗想:皇室成员岂是我能监督的?</p>
愣在原地,直到众人散去,他才缓缓离开皇宫。</p>
当晚,苏策府中书房的灯火直至深夜未熄。接下来的几日亦是如此。最后,他交给侍从一个包裹,吩咐在自己不在时再打开。</p>
齐王府内,</p>
“真热啊,刚入夏就这么难耐,来人,取冰来!”古代的夏日真难熬,宽袍大袖,热得汗流浃背。</p>
“王爷,这才刚入夏,府中的冰都快用一半了。”侍女小兰拿着扇子走进来,坐在一旁为齐王扇风,“再这样下去,冰就不够用了。”</p>
这炎热让人难以忍受,齐王怀念起现代空调房的凉爽。</p>
“不行,我要建造一座冰室,不是说硝石能制冰吗?为何市面上没有卖冰的?”齐渊问道。他曾在书中读到有人以硝石制冰获利丰厚,但穿越至此已久,却未见此景。他特意打听过,硝石制冰之术自古代便有,而今身处大明,竟无人知晓?</p>
小兰摇头表示不知。齐渊又唤来下人询问,皆是一无所知。派人打听后才知,战乱之后,此技艺几近失传,加之新朝初立,百姓尚在为生计奔波,谁又有心钻研此等小事?</p>
说干就干,齐渊即刻命人取来硝石,着手制冰。其实原理很简单,硝石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热量,从而使水结冰。用嵌套之法放置容器,中间所得之冰,即可使用!</p>
手工生疏的齐渊终于在傍晚时分制得几缸结实的冰块,屋内顿时凉爽了许多。他又吩咐工匠打造铜管,意在构建室内制冷系统(此节难度极大,暂且不论)。</p>
再次制作出些许冰块,将其细细捣碎,宛若雪花般的刨冰,再添上鲜果、蜜汁等物,这不正是当下流行的冰品吗?与云裳共享这份水果刨冰时,萧遥深刻体会到云裳的机敏。</p>
喜欢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请大家收藏:()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