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转过头去(1 / 2)

赵武灵说完,转过头去。这番话让赵武信和苏皇后都吓了一跳,但只有赵文王听懂了其中深意。是啊,自己当初为何……还不是因为生活所迫。若赵国依旧延续这样的皇室供养制度,那岂不是拿百姓的血汗来养自家?赵国又能繁荣多久?</p>

于是,殿内再次陷入诡异的沉默。一人背对着众人闷气,赵文王呆坐在椅上沉思,赵武信和苏皇后也是眉头紧锁,思索对策。</p>

不论谁为帝,都希望给后代更好的生活,更何况是农民出身的赵文王呢。</p>

第三章 实施恩泽之策?</p>

实施与否,成了一道难以跨越的障碍,压在三人心头。不知过了多久,烛光摇曳,夜色已深。</p>

咕咕咕~</p>

“爹,我饿了,你们怎么都不说话?”终于,赵曦打破了沉寂,“二郎饿了?爹今日亲自下厨,给你们兄弟几个做点好吃的,快去把三郎四郎也叫来,咱们吃完饭再商议。”皇后说着,眼角湿润,轻轻拭去泪水,转身走进厨房。</p>

被传唤至御书房的三郎赵昱和四郎赵熹,望着屋内一片沉寂,恭敬地行礼:“参见父皇,大哥,二哥。”</p>

“无需多礼,坐下吧。”赵鸿摆了摆手,微微侧身,“你二哥提议,家族成员往后不应再由公中供养,甚至主张彻底取消这份供养,你们对此有何看法?”</p>

赵明闻言,一脸愕然;赵浩、赵昱、赵曦也皆露出惊讶之色。“爹,您可别乱说啊,我什么时候说要断了家族供养了?您这样我可要告您诽谤了!”</p>

赵明话未说完,赵鸿手中的玉镇纸已掷向他,一旁的赵浩急忙上前劝阻,“二郎,这是咱爹,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说完又安抚赵鸿消气。</p>

“大哥,是爹先挑起的,我什么时候说要断了家族供养了?他这不是给三郎四郎树敌吗?”赵明满心冤枉。</p>

赵鸿一拍桌案,“哼,你这孽子,提议是你提的,说了一整天,也没见你拿出个解决之法。按你的说法,公中不负责,咱的私房钱能养活你们几个小子?”</p>

一提此事,赵明又恼了,自己好歹成了你的儿子,不管怎样也是个儿子,半点父爱都没体会到,不是挨揍就是挨训,外界所言非虚,开国元勋的子女都不当人看待!</p>

“那还不怪你,既不让为官,又不能科举,还不能经商,你自己又养不起,这能怨我吗?”</p>

赵明这话一出,赵鸿倒是冷静了,可赵浩、赵昱、赵曦吓得不轻,连忙求情。</p>

“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赵鸿的反常冷静,让几个儿子颇为惊讶。</p>

爹何时变得这么好说话了?</p>

“说可以,咱们先讲好,心平气和地说,别发脾气,更别动手。”赵明刚说完,见赵鸿眼神一凛,身子不由自主地挺了挺。</p>

“好,依你,今日咱们父子几个就关起门来好好商议。”</p>

“爹,大哥,我问你们,咱们家族成员都不是无能之辈吧?”赵明问罢,见赵鸿脸色不对,连忙站起,“说好了不发脾气的。”</p>

见赵鸿和赵明这般模样,赵浩无奈道:“二弟,你好好说,别总惹爹生气。”</p>

“大哥,你再这样,我立马回家给你生几十个侄子让你养。”</p>

“你……”赵浩无言以对。</p>

“公中不再供养家族,但爹对家族成员仍有诸多束缚,不让科举,不让从军,还不让经商,这些都得废除,不然我们只能去乞讨了。”</p>

眼见赵鸿即将发怒,赵清连忙补充:</p>

“要解决困境,父亲您得全面放宽这些限制。家族成员本就拥有远超常人的资源,满朝文武的精英共同栽培,若还学不会,那真不如挂墙上算了。”</p>

“况且,我们可以开设商行,各行各业总有适合的道路可选。”</p>

一番急促的话语后,赵清结束了发言。</p>

赵轩言毕,众人皆已领悟。不知何时,王贵妃已静静坐在一旁,目睹这对父子再度陷入思索,便轻声询问:“轩儿言之有理,办法已授,余下抉择便看你们自己了。先用膳吧。”</p>

有了对策,赵匡胤的心情也随之好转,示意众人入座开饭。</p>

赵匡胤深受农耕思想熏陶,全然不顾餐桌礼仪,一手端碗,边夹菜边问:“轩儿,依你所言,你兄弟几人的俸银还发不发?该发多少为宜?”</p>

赵匡胤话音刚落,赵昱与赵昭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此事关乎个人权益,不可小觑。此刻,赵轩心中暗自嘀咕:我给你出主意,你还追问细节,像什么样子?</p>

“赵武,你手下皆是庸才吗?事事都要儿子来操心,你要何用?要不明日让霖儿上个折子,多拨些银两,先把你的陵寝修缮一番?”</p>

此刻,四兄弟心中皆暗赞:“咱娘出手就是不凡!”</p>

“哈哈,用膳用膳,妹妹多吃点。”就这样,在赵匡胤不再言语的氛围中,众人安静地享用了一顿家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