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一叹:</p>
“崇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p>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他急躁,认为他刚愎自用,只会不断地催促领兵大将进兵,这也是我们几次大胜的原因之一。</p>
现在看来,谁都没有看透,其实并不是崇祯急躁,而是他有这种急兵进攻的魄力和能力,明廷的那些文武却没有他这种可怕的能力。</p>
在崇祯审时度势认为可以急兵出击的时候,无论洪承畴还是孙传庭,都不具备崇祯的战略眼光、指挥与决断力,才导致一次次惨败。”</p>
多尔衮站起身,走到窗户边看向南方:</p>
“曾经,崇祯用自己的能力揣度统帅的能力,然后指挥统帅进攻,自然是个大败的结局。</p>
现在,明廷已经没有合格的帅才,逼得崇祯亲自出马,由他自己调兵遣将,是他自己冲锋陷阵,自然就可以真正做到急兵冒进却无往不利了。”</p>
索尼惊道:</p>
“如此说,他会在进攻盖州的同时,派人马进攻锦州?甚至进军辽东腹地?”</p>
多尔衮缓缓点头,眼神凝重如铁:</p>
“不止,土默特蒙古那边早已经归附明廷,大概率会配合着东征科尔沁、察哈尔等地区。</p>
现在我们与蒙古诸部的关系很微妙,也没有能力支援他们,若是此时被他们趁机倒戈,局势将更加棘手。”</p>
索尼倒吸一口凉气:</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三面开战,我们的兵力……不足啊。</p>
应该怎么分配?</p>
锦州、盖州、蒙古边境,处处都需要重兵把守,可我们现在能调动的精锐,实在是捉襟见肘啊!”</p>
多尔衮转过身,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索尼焦虑的脸上,语气异常沉稳:</p>
“不能分配。</p>
土默特等部蒙古骑兵虽悍勇,却各自为战,不足为惧;山海关一线的关宁军早就被打残了也不可怕;</p>
辽南的明军刚刚拿下数城,需要时间巩固,同样不可怕。”</p>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p>
“可怕的是,我们目前不知道崇祯在哪一路领兵作战。</p>
要知道,崇祯在哪里,哪里才可怕!</p>
若是他亲赴辽南,盖州怕是撑不了几日;若是他坐镇山海关,锦州防线危在旦夕;若是他联合土默特蒙古……哎……”</p>
索尼沉默良久,才艰难地开口:</p>
“那…… 我们该如何应对?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摄政王认为,崇祯会去哪一路领兵?”</p>
多尔衮想了想,应道:</p>
“辽南!”</p>
索尼迟疑着,眉头拧成个疙瘩:“辽南要渡海,渡海最是凶险,风浪、礁石、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水师拦截,崇祯会拿自己的命赌?”</p>
多尔衮苦笑:</p>
“自从崇祯亲征,哪次不是拿自己的命赌?</p>
冲杀李自成大营,在宣大冲击咱们正红旗和镶蓝旗,在雁门关冲击咱们主力,在关中……”</p>
多尔衮停了话头,又叹了口气:</p>
“从这次辽南之战的情况来看,不是登州水师能办到的,除了崇祯亲自领兵,没有哪个明廷统帅能做到这一步。”</p>
索尼深以为然的连连点头:“如此说,我们应该如何应对?”</p>
多尔衮道:</p>
“两黄旗留守盛京保卫皇上。</p>
两白旗、两蓝旗、两红旗中,大于12岁的男丁,全部赶往盖州。与崇祯决战。”</p>
索尼惊道:</p>
“还有吗?”</p>
多尔衮眼神黯淡:</p>
“若是本王败了,你们两黄旗可以护着皇上北去,避一避,以待将来。”</p>
喜欢崇祯:30年不上朝请大家收藏:()崇祯:30年不上朝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