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日子过得真不错(2 / 2)

“李叔叔上了电视。”</p>

李家院子里,一群人围坐在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前,专注地看着春晚节目。</p>

与此同时,无数家庭亦如此,城市中的电视机逐渐普及,至少每个院子都会有一台,许多住户聚在一起共享春晚盛况。</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秦家村中,秦二叔正准备打开电视,时间快到了,早开不仅浪费电,对电视也不好。</p>

忽然,一位大妈喊道:“二爷,等等!人都没到齐呢!”屋内众人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p>

“陈婶儿,你不懂就别乱说,该播的时候自然会播。”有人说。</p>

“王小二,不开电视的话,放什么节目?”另一个人反驳。</p>

最后秦二叔还是打开了电视,他自己也不确定到底谁说得对。</p>

……</p>

“快看,真的是李建设!他现在真是厉害,上了电视。”有人说。</p>

“我们院子里出了个大才子,我就说过李建设与众不同。”</p>

刘海中家也围着电视,他假装不在意地站在旁边,但实际上非常开心,因为三个儿子都带着媳妇回来看春晚了。</p>

问题是,老大也要回来,而店铺只有一个,三个儿子都想让他养老。</p>

为了公平分配,他得再赚两家店铺才行,累得很。</p>

……</p>

“爸,快看是我哥,还有秦淮茹和娄晓娥,陈雪茹也在那里。”孩子指着屏幕说道。</p>

阎家兄弟今天都在盆景店后院看春晚,他们心里盘算着阎埠贵的家产。</p>

阎埠贵坐在电视机旁,想着如何让孩子们继续给他养老钱,还打算再买个院子。</p>

……</p>

春晚现场,主持人刘晓倩拿着话筒介绍:“着名词曲作家李建设先生,爱国人士娄晓娥女士,工农代表秦淮茹女士,以及陈雪茹女士。”</p>

画面很快切换到下一桌,虽然时间短暂,但她们都出镜了,并且有介绍。</p>

李建设微笑着喝茶看春晚,气氛很愉快。</p>

晚会结束时,他和大家一同敲响了新年钟声。</p>

不过,他并没有参与买榜打歌,否则只要安排人打电话轰炸,他也能上台表演,但那样做没必要,他只需留下影像记录就好。</p>

时光飞逝,眨眼间已至一九九零年春,李建设即将迈入六十岁的大门,正筹备退休事宜。</p>

“片爷!”</p>

“李爷,您这是接孩子放学吗?”</p>

片爷邱光普一脸错愕,他与李建设相交甚密,却也分不清是孙子还是儿子,尤其今天还牵着两个孩子。</p>

“没错,接孩子放学。”</p>

李建设笑意盈盈,左手牵着徐家辉,他是徐静理之子;右手牵着唐思源,为唐艳玲所出,均年仅六岁,现就读学前班。</p>

此班级设于小学内,位于一年级前的一段预备阶段。</p>

“李爷,您真是好福气呀。</p>

我就不打扰您了,改日到酒馆共饮一杯。”</p>

片爷手中提着鸟笼,因年岁渐长,虽退出了经营,但仍持有股份,领取分红,生活惬意。</p>

“一定来。</p>

下下个月我就满六十岁啦,片爷您一定要来。”</p>

李建设生于一九三零年五月,届时将享受丰厚的退休金。</p>

“当然会去。”</p>

片爷再次打量两个孩子,认出了其中之一是徐慧真的外孙,这关系可真复杂!</p>

分别后,李建设带着两个孩子回家,走到门口时,恰逢秦淮茹牵着两个孩子归来。</p>

“爸爸!”</p>

“爸爸!”</p>

孩子们背着小书包欢快地跑来。</p>

李建设只得先放开两只大手,蹲下身子抱起两个小儿子。</p>

他一手揽着赵晓磊,那是赵欣梅之子;另一手抱着李崇志,为秦淮茹所生,也是他最小的孩子,未满四岁,巧的是两人同一天生日,也算圆满。</p>

为了小儿子,他与秦淮茹再次登记结婚,坚守初心,这辈子只与秦淮茹成婚,今后也不打算分开。</p>

等再过两个月退休,便可安心颐养天年,即便带孙子到十多岁,也不失为一段美事,我倒要看看……</p>

“爸,老师说您是首富,首富是什么呀?您不是叫李建设吗?”李崇志年纪太小,不懂首富的含义,更不知道李建设出生时就因超生被罚过款。</p>

“首富就是德高望重的意思,爸以前可是劳动模范。”</p>

李建设亲了亲小儿子,也亲了下晓磊,今年五岁了。</p>

他自己也快六十了,决定收心,以后不再纳妾,最多逢场作戏,紧跟潮流。</p>

时代在变,思想也在开放吗?</p>

秦淮茹这时说:“建设,晚上孩子们都要回来,关响也在路上。”</p>

“好,咱们家好久没聚了。”</p>

几年前,李建设把自家院子扩建了不少,现在李家的院子面积相当于九套三进大宅,真正的豪门,这里也不会轻易被拆。</p>

他还逐步收购周边的土地,确保这一片将来不会有高楼,以免破坏风水。</p>

红星轧钢厂多年前就被收购了,现已夷为平地,娄晓娥负责开发商业区和住宅区。</p>

“哥,您回来了啊。”</p>

贾东旭拄着拐杖站起来,腿脚不便,那是年轻时骑三轮车出车祸留下的后遗症。</p>

虽不算严重,动过手术后休养半年左右就能扔掉拐杖,但毕竟年纪大了,跑不动是肯定的。</p>

“东旭,叫你回家休息,怎么还在这儿?”</p>

李建设年事已高,反而更重视兄弟情谊,不能让他六十岁时还让小弟过来帮忙。</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