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麻烦你留意一下,我有急事外出。”</p>
李建设拿起桌上的钥匙,吃过午饭后来这里待了两个小时,准备离开了。</p>
“李社长,您慢走。”</p>
勤工俭学社在总部有常驻成员负责接待工作,不仅收取信件,还接听电话和接待访客。</p>
此外,社团的报社已开始运作,稿件直接寄到这里,编辑部则在恭王府的小院里处理完毕后送往印刷厂刊印。</p>
一切都井然有序,少了他这个社长,似乎也没什么差别。</p>
他绕着王府骑了一圈才找到出口,地方实在太大了。</p>
久居于此让他对这种大宅院有些厌倦,不说别的,单是防贼就够头疼的,万一找不到,岂不是麻烦?没有几十个下人,这样的宅院根本运转不了,规格太高了。</p>
“叮铃铃!”</p>
车铃声响起,街道上骑车的人明显增多,艰苦的日子熬过去后,人们开始舍得花钱了。</p>
各种物资逐渐恢复到灾前水平,甚至京城七十岁以上老人还能在定量基础上额外购买五斤白面或大米。</p>
细粮供应终于改善,从灾年时占定量的三分之一提高到现在的三分之二,这让李建设差点欢呼:“白面自由!”</p>
尽管如此,每户的口粮依然紧张,经历过 的人仍不敢浪费,哪怕有点粮票也舍不得花。</p>
“哟,李建设,回来啦!”</p>
阎埠贵笑呵呵地打招呼,缓过劲来后,又可以低价向他推销白面票了。</p>
“一会儿我还得出门一趟。”</p>
他此行是为了送菜回家,方便秦京茹做饭,之后还要去看秀儿。</p>
“李建设,这里有封信,是我帮别人转交的。”</p>
阎埠贵欲言又止,嘴唇动了动。</p>
“谁寄来的?”</p>
李建设愣住了,这不对劲,他的住址从未公开过,就算有人能查到地址,也不会选择写信。</p>
比如陈雪茹至今都不知道他住哪,丁秋楠也不知情。</p>
“你自己看吧,是一位退休教师,你初中时的老师。</p>
他丢了粮票,我借了两斤给他。”</p>
阎埠贵盘算多年,这次却主动送出了两斤粮票,作为同行,他不愿见别人陷入困境。</p>
“怎么回事?”</p>
李建设拆开信封,看到里面的信,字迹工整,明显出自一位教语文的老师之手。</p>
语气也颇为古雅,要不是自己学中文的,还真未必能完全看懂。</p>
敬启者李建设君:</p>
久违不见,想君安好。</p>
今有急事相托,烦请相助。</p>
不慎遗失粮票五十余斤,关乎全家生计,处境艰难,迫在眉睫。</p>
节衣缩食数日,身体已显虚弱,追悔莫及……</p>
盼君援手,感激不尽。</p>
——垂暮王师自陈。</p>
我去,这人借粮也绕这么多弯子!</p>
先是客套问候,然后说事,接着诉苦,最后直接抒情,连垂暮都出来了。</p>
想想初中的语文老师,确实岁数不小了。</p>
“您说王老师前几天才换了定量,就丢了这么多粮票?”</p>
“没错,他家人口多,既要买家里的口粮,又得在外面用粮票吃饭。</p>
一下子丢了五十多斤,确实扛不住。”</p>
阎埠贵心想,要是自己老了也落魄,那可真够惨的。</p>
“他住哪里?我去看看。”</p>
“他没直接找你,但听棋友说你条件不错。”</p>
阎埠贵一阵懊恼,今天下课一时冲动去下棋,结果被人宰了两斤粮票,挺丢人的。</p>
“他还在北新桥?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个秃顶的老大爷吧,藏得太好了,这么多年都不认我?”</p>
李建设回忆起往事,曾两次败北,实在没脸写信借钱,于是作罢。</p>
“唉!毕业后,谁还会认老师?”阎埠贵也很无奈。</p>
教了那么多学生,竟没人登门问安,能平安走过街道已算幸运。</p>
“算了,我去看看情况,先回家吧。”</p>
他索性放下自行车,从车篮里取出袋子,提着往中院走去。</p>
两年时光飞逝,何雨水高考失利,未能如愿升学,如今刚开学便选择复读,全靠傻柱和岳父何大清支持。</p>
东旭家去年添了个妹妹,取名贾槐花。</p>
他此时赶时间,匆匆赶往后院。</p>
“乐乐,快看谁回来了?”</p>
后院里,秦京茹正陪着两岁多的李言乐玩耍。</p>
当初秦淮茹怀第三胎时盼着生个女儿,结果还是男孩,取名“言乐”,寓意与人共享快乐胜过独自欢愉。</p>
“爸爸!”</p>
言乐立刻伸手要抱抱。</p>
“哎哟,这才多久不见,黏人得很啊。”</p>
李建设将小儿子抱起,顺手将袋子递给秦京茹。</p>
这姑娘去年中考落榜,既没复读也没继续学业,而是留在家中帮忙带三个孩子。</p>
朝阳去年搬回院子住,如今刚升小学二年级,而关响已是五年级。</p>
“姐夫,您又买了这么多好吃的!”</p>
秦京茹瞧见袋子里的肉,喜笑颜开,日子过得真是滋润。</p>
“嗯,待会我还要出门一趟,饭点回,你照看好乐乐。”</p>
李建设亲了亲儿子,让他自己走动,后院安全。</p>
“嗯,姐夫,海棠姐约我周末一起出去玩。”</p>
“去吧,周末你姐姐在家。”</p>
李建设随即向外走去,想起于海棠,那个姑娘去年年初被分配到轧钢厂广播站,目前仍是学徒工,收入微薄。</p>
李建设驻足,贾张氏这些年被孩子牢牢牵绊。</p>
“没什么大事,你还想要白面票吗?”</p>
贾张氏压低嗓音说道,生活好了些后,她又萌生卖票之意,还学聪明了,常与外面的老妇人打交道,以换取更多白面票。</p>
喜欢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请大家收藏:()四合院:截胡系统开局躺赢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