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屯粮(1 / 2)

这样看来,他东旭兄弟也没这待遇吧!</p>

李建设发现有一技之长的好处了,走到哪都能混得好。</p>

慢慢喝了口茶,味道还不错,不苦。</p>

“贾张氏,你家买缝纫机是对的,这东西保值,缝缝补补也方便……”</p>

他真心教起来,要是陈碧华真的用心学,就算是贾张氏年纪不大,学会后日子也会好过。</p>

帮人做件短袖夏装能收六毛钱,秋冬装更贵,无成本换白面,这买卖多划算。</p>

贾张氏懒得出奇,指望她是不可能的。</p>

一个小时后,陈碧华勉强能踩缝纫机了,但手脚不协调,缝得乱七八糟。</p>

李建设稍作观察便心中有数,陈碧华确实比不上秦淮茹机灵,这也正常,毕竟她可是顾家的小能手。</p>

午饭时间到了,他本想出去吃饭,却突然想起另一件事。</p>

“贾张氏,老许家邀请你了吗?”</p>

听到这话,贾张氏立刻情绪低落,“怎么没请啊?他们许家也太不讲义气了,上次都不来我家,现在倒好意思请我去他们家。”</p>

“你的想法不对。</p>

他们没请你是他们的错,你当然有理由拒绝。</p>

但如果你不去,别人可能会以为你们家穷。</p>

你可以先占个座位,如果老许家找麻烦,就说是我帮你出的钱。</p>

痛痛快快地吃一顿,吃不完还能打包带走。</p>

反正老许两口子都搬走了,不用害怕得罪谁。”</p>

李建设心想,要是那天自己没和贾张氏同桌就好了,连汤水都没捞到。</p>

贾张氏听后眼睛一亮,“啊呀,还是你这小子有主意,说得太对了!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他们许家也尝尝难堪的滋味。”</p>

“我只是随口一说。</p>

对了,让碧华多练习,有不明白的地方再来问我。</p>

东旭娶了个好媳妇,能干得很。”</p>

李建设说完就离开了,去吃了碗卤煮,味道还算凑合。</p>

吃完后,他去取了自行车。</p>

陈雪茹此时不在店里,正好让她冷静一下,别再对他抱有不该有的期待。</p>

刚进院子,就看到许母。</p>

“哟,是许姐回来了啊!”</p>

“李建设,你来得正是时候。”许母显得有些慌乱,急忙说道:“我们家大茂要办喜事了,我今天去粮店买粮食,几家都买不到白面。</p>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价格还涨了两分,存粮也不多了。</p>

我一个人拿不动,这不是赶紧回来找人帮忙嘛。”</p>

“这么快就缺粮了?”</p>

李建设愣住了,只记得京城从今年年底开始发放粮票,具体日期和细节他不清楚。</p>

"许姐别着急,老何有三轮车拉粮,我的自行车也能驮几袋。</p>

对了,你为什么不喊辆板车?方便又快捷,先拉回家让邻居们帮忙搬就好。"</p>

许母忙道:"今天街上没看到板车师傅,老何骑三轮车出门了,老蔡马上就来帮忙。"</p>

"行,那就多找几位大妈,大家一起扛回来。</p>

这是大家伙的口粮,我也得出份力。"</p>

李建设此时并未耍滑头。</p>

办酒席的主粮关乎整院子人的吃喝,他若占便宜确实不妥。</p>

再说,跟许大茂的母亲处好关系,大茂就不会有麻烦。</p>

"二大妈她们快到了,都叫来了。</p>

大家都想趁早卖粮,担心以后买不到,你也得备些存着。"</p>

许母平日也精打细算,遇到好东西总悄悄自己买。</p>

可现在顾不上这些,经历过挨饿的人都知道那种滋味不好受。</p>

很快,老蔡披着旧大衣出来了,这是以前当搬运工时留下的习惯。</p>

大妈们也纷纷涌出,各家余粮不多,听到消息自然要赶紧囤积。</p>

"许姐,你说地方,我先陪你把粮食扛出来。</p>

不管贵贱,先保证办酒席的,大茂兄弟的酒席可不能马虎。"</p>

李建设觉得这次缺粮有些异常,毕竟昨天刚到街道查过账,供应链没有问题。</p>

</p>

"哎!"</p>

许母赶忙告知地址,坐上自行车后座。</p>

她在后院住了多年,看着李建设长大,知道这孩子心地不坏,只是在道德上稍显欠缺。</p>

但他没坑过自家,关键时候还能帮忙。</p>

李建设骑行了一段距离才到达指定的粮店。</p>

如今京城除了国营粮站,还有上千家私人粮店,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p>

两百万人口需要吃饭,少了粮店根本供应不过来。</p>

自古以来,粮店就常利用价格差牟利,丰收时低价收购,灾年高价出售。</p>

或许这次又是粮店在捣鬼。</p>

如果是这样,那真是自寻死路,不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p>

他刚将车停下,许母便急匆匆地跑进一家老字号粮店。</p>

这间店虽年久,但口碑不错,门口是用木板拼成的大门,此时已聚集了不少买粮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