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瑜的五省总督自然也能总督四川军务,四川被流寇攻陷一府数县责任都在他身上,陈奇瑜坐镇汉中府城,调集了副总兵张令部和酉阳土司兵入陕西同流寇交战。</p>
酉阳土司也是忠于大明的土司武装,这次领兵的是个和秦良玉一样的女土官,她的父亲便是在浑河战死的冉见龙。</p>
张令部汇合酉阳兵后也是从金牛道进入了陕西境内,他们来的时候流寇刚刚跑过阳平关,遁入巩昌府的地界,两人刚刚到这里时发现洪承畴还在这里驻扎没有追过去的想法。</p>
陈奇瑜调动这两人入陕都是有考虑的,张令是奢安叛变过来的,需要战绩洗白自己,酉阳兵更不用说了,和石柱一样为了大明奉献自己几代人了,这两人都不是啥怯战之辈,见洪承畴暂时不打算追过去,两人上门询问。</p>
“洪制军,听闻贼寇已经从前面的关隘跑过去了,为什么还不过去追赶?”</p>
这话其实很不敬了,两人都只是武职,洪承畴官职是兵部侍郎,差遣是三边总督,属于地方顶级文官了,不过他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眯眯的说道:“这就派固原参将左光先协同你部过河追击。”</p>
待两人走后,洪承畴私下叫来左光先让他注意点,因为他根本不想跟在后面追,官军机动能力不如流寇跟在后面追不上不说还伤士气,他想的是迎头拦截流寇主力,再前后夹击。</p>
不过四川的两个将领是陈奇瑜叫来的,如果自己不表示一下,将来出了问题不好交差,左光先也秒懂洪承畴的意思,抱拳离开了他的营帐。</p>
留在最后渡江过河的高栎部和右营刘体纯、骑兵营马世耀部接到了侦察营的消息,一个哨骑跑过来向他汇报道:“几位营官,官军已经过桥了,冲在前面的是川兵,跟在后面的是固原左光先部,这老小子走的慢悠悠的,和前面川兵离得很远,川兵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五千的样子。”</p>
得知消息后,高栎聚集了刘体纯、马世耀等人商议如何解决后面追兵问题。</p>
“诸位,大帅现在已经进山了,我们被留下来断后自然要起到作用,从现在的情况看,陕西兵不太想追着我们跑所以慢悠悠的跟在川兵后面,但是如果我们不打这一仗就让川兵追上来,很难说后面的洪承畴不会改变主意,所以我们得打一仗。”</p>
“我们三营有马步五千三,骑兵一千人,打这些川兵问题不大,咱们先给这些川兵迎头痛击,再吸引洪承畴追赶我们,这样大帅就安全了。”</p>
马世耀和刘体纯合计了一下,觉得这仗能打,于是抱拳同意听高栎指挥。</p>
“那好,我与马兄弟打川兵,刘兄弟率军阻击左光先,不必死战,在我们击溃川兵后就来增援。”</p>
张令的年纪比秦良玉还大几岁生于明隆庆四年,今年已经六十四岁了,实在是不适合再上阵了应该在家抱孙子了。</p>
但是这一仗为了子孙后代的仕途他非打不可,流寇攻破四川一府四县,然而川兵却毫无作为,甚至一仗没打,天险七盘关让流寇轻易过去了,川兵若再不打出些战绩来,朝廷还能信得过他们这些武将吗,更别说他这个降将了,于是不顾年迈率领武声华和陈一龙两人会同酉阳兵入陕。</p>
张令作为沙场老将知道身边的两人和他们的部队是啥货色,但是现在川兵的战力担当邓玘部还在竹溪一带剿灭残寇,所以没办法只能上了,期盼着友军能给点力。</p>
“娃儿们这里离略阳县城六十里路,流寇要是往那边去出了大山,我们可真追不上了。加把劲,马上就要追上了,打赢了流寇都有赏!”</p>
连续几天行军,饶是麾下擅长走山路的川兵也有点吃不消,不少人脚底板都磨出水泡了,不过张令也不用走了,因为前面已经有人等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