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占据济源后,在这里待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过冬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p>
同时各营四处到处劫掠郑王的王庄维持生活,大明这艘巨舰转向很慢,这么长时间时间都没有官军前来。</p>
直到崇祯五年开春,昌平镇副总兵左良玉才带着两千多人马姗姗来迟。</p>
这不是左良玉故意拖延,这时期左良玉还不像后面那样大胆听调不听宣,他接到命令后立即就准备好出发了。</p>
但上面的行粮迟迟不发,又赶上京畿地区大雪实在没办法行动,就这样耽误了日子,让义军在城里熬过了最冷的一段日子,各营冻伤减员都很少。</p>
正月初七,昌平兵进至济源东南不远的柏香镇(今天的河南沁阳附近)驻扎,至于河南的野战兵马除了巡抚标营到现在都没正式的组建起来,樊尚燝只好命令各城谨守防备流寇攻城掠地。</p>
柏乡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地处济源与河内县官道的中间,有济水、溴水流经,有水路也有陆路,因此常有商旅经行,形成了颇为繁华的市镇。</p>
济源县城内,义军例行会议召开,在城里一个多月了,河南官军都没有动作,眼下天气没前段时间寒冷了,刘处直打算动起来了,他计划不久后便攻打怀庆府城河内。</p>
刘处直汇总消息后自己做了一张地图,比各营侦骑的鬼画符要强的多了,他不是学测绘的画不出那么标准的地图,但几处县城的准确方位倒是不会有错。</p>
各位掌盘和弟兄们请看,这里叫柏香镇是一个繁华的集镇,正好卡在济源到河内的中间,水陆都方便,我决定遣一支兵马先行占领柏香镇,卡住官军的哨探夜不收往我们这里走同时也能提前得知官军动向,待天气再晴朗一些,我决定集结咱们义军一举攻克河内县城。</p>
之前我们打城池以夺取粮饷为主,但此次打河内我们可以光明正大的说,义军是为了吊民伐罪。</p>
进占柏香镇的任务很关键,哪位掌盘子愿意参与?</p>
说是这么说,但现在各个营伍能单独执行一个方向作战任务只有克营的中营,刘处直给李茂加强了一个哨二百骑兵和一百鸟铳手,正兵人人有马。</p>
见无人回答,刘处直下令中营作为先头部队率先抵达柏香镇建立防线,并拦截官军哨探夜不收。</p>
李茂抱拳表示领命,随即率领中营二千七百人马出发前往柏香镇。</p>
而此时左良玉已经进驻柏香镇这个繁华的市镇,左良玉也已经知道了流寇驻扎济源附近,但不知道具体兵力,因为官军的夜不收根本无法来到义军营地附近探查。</p>
现在的左良玉还是个忠臣,早年在辽东从军被袁崇焕赏识提拔为守备,后面陆续因功升为副总兵,此时左部昌平兵还不像十年后他当平贼将军时那么鱼龙混杂,都是清一色的大明官军。</p>
占领柏香镇后,侦骑进入不了济源附近查探流寇的兵力,而河南只有自己一支能战的官军,左良玉对此万分小心。</p>
他一边将情况报给河南巡抚,一边时刻准备着如果贼寇强大就撤离柏香镇。</p>
冬日的寒风卷着残雪掠过义军头顶,李茂派出的二十余骑侦骑踏着泥泞官道逼近柏香镇,马蹄声在寂静的晨雾中格外清晰。为首的队总勒住马匹翻身下马。</p>
这个时间段应该是做饭的时候,可镇子上炊烟稀落,街巷空荡,连犬吠声都无,静得十分反常。</p>
不对劲,撤!”队总刚调转马头,镇口土墙后突然暴起一阵弓弦震响!</p>
“嗖!嗖!嗖!”</p>
箭雨泼天而下,三名骑手当场栽倒,其余的人大骇,猛夹马腹溃逃,身后蹄声如雷,数十官军骑兵自两侧小道截杀而出,刀光闪处,血溅雪泥。</p>
最终只有五骑拼死冲出重围,仓皇奔回大军报信。</p>
镇内文昌阁上,左良玉负手远眺,嘴角噙着冷笑。身旁游击王允成抱拳道:“将爷,贼寇不堪一击此战可胜。”</p>
“流寇终究是乌合之众我们可以打一仗再走,这样也好给陛下交差。”</p>
李茂得知了柏香镇里面有官军,本想立即撤退的,但想到自己中营是刘处直专门给加强了实力的,要是被偷袭损失点侦骑就逃跑,以后在营里他大概率会被高栎压一头,也很难再得到单独出征的机会。</p>
谨慎归谨慎,谨慎过头就是胆小了,更何况对面官军也不是陕西的兵,感觉应该能打一打。</p>
午时,李茂亲率中营主力与挺近柏香镇,而左良玉则提前列阵,现在已经快做好了准备。</p>
李茂看着官军大旗上写着,‘协守昌平副总兵左。’</p>
贺成祥、秦得虎你俩听说过这个左良玉吗?</p>
两个千总摇了摇头,义军以前只在山陕之地作战过,秦得虎二人是陕西官军出身,自然没有听过左良玉的大名。</p>
看来是个无名之辈,今天就见识见识这支官军的实力。</p>
左良玉拔出佩刀,大声对旁边的军官们说道:“弟兄们流寇虽众,但不过是乌合之众,除了钻山沟什么都不会,今天这里没有山沟了,让这些贼寇见识见识官军战力。</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
两千昌平兵迅速列阵,前段时间左良玉就得知流寇骑贼特别多,于是专门布置了一个针对性的军阵。</p>